星光照耀戰場上,豪情壯志永不凡。曾經還在很小的時候,青葉有過夢想,夢想能像千年前營盤山古城創立者諸葛鴻毅一樣,黃沙百萬,創立驚天動地的偉業。
在《古蜀大陸五國戰爭史》這書本上,他被鴻毅大帝輝煌的一生深深折服,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枕戈寢甲,馬作的驢飛快,壯士暮年,沙場秋點兵。
可惜,這種夢想在他10歲的時候就破滅了,他跟青海一樣,從小習武,但屢次比武大會都敗在他手上,某次跟比他小2歲的青山對戰,同樣成了敗軍之將,這更傷了他的自尊。後來,在城堡裡,他被小夥伴們取了一個稱號——常敗將軍。
這一切都是因為這條破腿。如果不是這樣,那麼他的劍術就不存在漏洞,那麼他就能快速地騎上馬背,而不是要人攙扶。他用了很多年讀了很多書,才跟這條坡腿妥協,同樣也跟自己立下的宏願妥協。
上古聖賢說,名將的最高境界是: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18歲生日後,他認命了,他只想完成前半句,他想著:心存謀略何人勝,古今英雄惟是君,成為一名知識淵博的地方領主也不錯。可是,正如古書描述的:天不得時,日月無光,地不得時,草木不生。可他自己,卻成了“人不得時,利運不通”的真實寫照。
小時候的遊戲,勝利與失敗,睡一覺天一亮,又可以重新開始,成年後就不一樣了,大人的遊戲,勝與敗,則關乎榮耀與尊嚴,地位與名利,甚至是生與死。
他覺得自己被算計了,他沒有對父親下毒。從上清宮到萬聖宮的路上,他就一直跟竇鷹喋喋不休:“他們這是莫須有的罪名,這種殺人手法太骯髒,我不會對一個垂危的病人痛下殺手,何況他是我的父親。我的衣服啥時候被換過了?你可曾留意這些細節?”
太監竇鷹露出尷尬的表情,說道:“這些你去跟國王陛下說吧!你懂的,我沒有權利參與進宮廷鬥爭中來。”
青葉停住腳步:“國王陛下?!誰是國王陛下?”青葉帶著一絲僥倖問道。
竇鷹回答道:“青海,現在的國王是青海。請你等下叫青海陛下。千萬記住!”原來,青酆大帝一駕崩,國喪期過後,在巫師司馬長鴻,首相大人東方正道,皇后西門郡羽的支援下,他們立太子青海為第二位正統國王。
這都是青葉被扣押在上清宮期間,萬聖宮發生的事。
青葉怒道:“他不配,他才是真正的小人,他不配坐在金龍寶座上。”想到青海那驕傲的詭笑,他胸口一陣血腥味似要湧將出來。
他定了定神,強行將這口不甘心的怨氣壓下去。
他是睜大雙眼昂首闊步邁進萬聖宮大雄寶殿的。
他看見青海穿著嶄新的九龍五爪蟒袍坐在金龍寶座上,他眼神如注,臉上露出輕蔑的笑意,竭力裝出一副君臨天下的氣勢,他左邊是母親俊郡羽皇后,不,現在應該是太后,她臉色冷峻帶著奸笑,那是她面對犯人時展露的一切盡在掌控中的笑意,她穿著鳳凰長裙,裙裾上雕刻著5只金色鳳凰,色彩絢爛,極盡華貴雍容,他右手是巫師司馬長鴻,他一身長衿巫袍,右衽左開,長衫上印刻著一株建木神樹,樹上攀附著三條龍,10只鳥,他臉色極為嚴峻。接著是首相大人東方正道,弟弟青麟坐在左首第一排第一個,妹妹青梅第二個,他們倆目光飄忽,不知所謂。
然後是大學士莫長青,莫老年衰歲暮,正是桑榆晚景,滿臉疲憊,手裡拿著一本《大禹天書》,顯然昨晚通宵達旦,讀書讀到了深夜,他跟太監一樣,是城堡裡,為數不多跟自己相處融洽的幾位智者之一,他在這個大學士身上學到了“無為而無不為,無慾其所不欲”的中庸思想,他覺得這種思想可以讓他千古不朽,流芳萬世。
太監竇鷹依舊是愚忠的典範,他垂首立在一旁,若有所思。
然後是一些不親不疏,不遠不近,半生不熟的王宮貴族,財閥,最後是幾位大將軍,比如野利將軍和米擒將軍等,還有一位自己頗為欣賞,滿腹經綸的子末將軍,但他為人謙虛,一直被打壓而無法出頭。
這是一個敵強我弱,實力懸殊的對抗,他根本沒有一點哪怕一絲希望。他木訥的呆在當場,不知道是自己先開口呢還是等對方先開口,他再一次瞥了瞥頭頂那塊看了幾百遍的牌匾,牌匾上寫的是“中正仁和”四個大字,字寫得剛勁有力,筆墨橫姿,鐵畫銀鉤,入木三分。
他知道這幾個字是父親在天命之年寫的。如今,物是人非事事休,他再也享受不到這個他曾經痛恨的人的庇護了,他得獨自面對這個殘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