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一些人高舉招魂幡,然後還有四位巫師抬著一個高大的神只,從人群中慢慢走了過來。巴桑卓瑪說道:“巫師要圍繞材堆走上三圈,此後才會點火。”蠶叢特地瞧了瞧那座看上無比神聖又無比莊嚴的神只。
神只有三四層,每一層都是一些讓人敬奉的神明,巴桑卓瑪說道:“這座高大神只裡,有幾十個神人,而最高層,就是掌管太陽的伏羲大神,先民門都尊稱他為青帝。”
蠶叢瞅了瞅,他發現神只最下方似乎一個山川湖泊,有水流的痕跡,中間跪坐一人,頭上兩角,背後附著一個罍,罍裡面不知是啥,接著有四尊神分佈在四個方向,然後另外四尊神抬著柱子,柱子之上是第二層,第二層上又有四位大神,接著上面有一個哮天犬之類的神獸,張開大口,尾巴短而翹,上面刻著玄紋,星紋和鳥紋,其上又有一位大神,舉著一個盒裝結構,上面有月亮圖案,依次而上,直到最高層,也就是“三皇之首”的伏羲大神。
巴桑卓瑪說道:“這裡有四輔神,四柱神,四荒神,四隹神,裡面還包括掌管月亮的少昊,掌管星辰的顓頊,掌管山川的神農氏等,掌管太陽的太昊。”
在蠶叢很小的時候,他就聽說過上古四位輔佐神的傳說,比如在雷霆寨的祭天台,蠶叢跟馬競,桃木他們就見到了春神句芒的神只。
句芒也就是先民口中的木神,他掌管著萬物復甦的春季,世間的草木都由他來掌管,代表的是生機勃勃,在茹毛飲血的時代,先民對農作物種植相當重視,因此,他們敬奉春神。
第二位是夏神,火神祝融,也即先民們口中的重黎。據說,在遠古紀元,帝嚳高辛氏時,祝融在有熊氏之墟擔任火正之官,能昭顯天地之光明,生柔五穀材木,為民造福,因此被後世尊為火神。蠶叢在寶墩新城,喜歡跟青玉和青雲談論《山海經》裡的奇聞怪談,因此他知道,祝融也是是黃帝時期的功臣,並且也是顓頊大帝的輔臣。
,!
其次是秋之使者,金神蓐收,蠶叢記得,《山海經》中描述:“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兩龍”。蓐收左耳上掛著一條蛇,他騎的是兩條龍,他是西方的神明,臉形跟人類長得差不多,可是他周身全是白色的毛,有著老虎的爪子,手裡拿著一把巨大的斧頭,面目猙獰,霸氣威武,金神代表著秋季,同時掌管刑法,民間傳說,天上的神明犯了罪狀,金神會對其進行懲罰。
最後一位是冬之神,禺強,也即北方之神,他守候在蒼茫的北國,坐鎮北海之濱。他,人面鳥身,形態奇異,珥青蛇為飾,足踏赤蛇,每走一步,腳下散發著冬日特有的冷冽與神秘。禺強,先民稱其為太陰之神,外號玄冥,他不僅是季節更迭的守護者,也被傳為瘟疫的潛行者,每當其駕御西北風而來,厲風呼嘯,萬物瑟縮,彷彿是他對世間的警醒。
但是蠶叢對四幹神、四柱神,四荒神的傳說,不算太瞭解。
巴桑卓瑪說道:“我們不是野人,更多的時候,我們稱呼自己為自由民。我們尊崇伏羲,少昊,神農氏和顓頊大帝。在這裡,我們給每一位死者最大的尊重,這也是讓人們心安的唯一方式,你說,如果不尊重同類,我們又有何權利去尊重其他呢?”
蠶叢被她的話震撼到了。隨著一位巫師的幹吼一聲,扎西多吉終於發話了,蠶叢抬起頭來,他看著這位斷臂盟主,發現他的形象是如此顯著,讓任素肅然起勁。
“這裡,所有死去的人,是我們的兄弟,是我們的姐妹,是我們的家人,我雖然沒有見過你們,但是你們的死去,永遠存在於我們的心中。希望將存留於活人,你們一路走好。”扎西多吉說得很尊重,大家凜然肅立,紛紛說道:“希望將留存於活人,你們一路走好。”
巴桑墜卓瑪同樣說了一句:“希望將留存於活人,你們一路走好。”
蠶叢看到,扎西多吉用火把將汪中龍的枯柴堆點燃了,烈火開始燃燒,“噼裡啪啦”地響著,接著,許多野人,將更大的柴堆點燃了,熊熊燃燒的烈火,讓整個五指山峰下,一片明亮。
巴桑卓瑪跟著許多人一起唸叨:“願你們的生命與我們同在。”
晚上,整個營地一片寂靜,蠶叢又被巴桑卓瑪喊進了那座巨大的營帳中。他看到,裡面除了一盆熊熊燃燒的炭火外,只有扎西多吉和姜維兩人。白天見到的領主,應該都在各自的區域休息。
扎西多吉背朝外,呆呆望著一座神只。聽到巴桑卓瑪的腳步聲,他突然轉過來,漫不經心地說了一句:“你們兩人都出去。”接著又轉身,無言地祈禱者,這座神只,頭帶高冠,雙目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