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看完信,秀眉緊蹙:“看來,這教育改革之路,比我們想象的還要艱難。”信上所寫,正是關於教育推進受阻的情況彙報。
葉陽冷笑一聲:“哼,阻力再大,也得推行下去!愚民政策,只會讓燕國更加落後,任人宰割!”他將信紙揉成一團,眼中閃過一絲狠厲,“通知下去,明日孤要親自前往各地,看看究竟是誰敢阻撓燕國的未來!”
翌日清晨,葉陽便帶著侍衛出發了。
一路上,他發現許多地方的學堂都冷冷清清,與都城的熱鬧景象形成鮮明對比。
到達一處偏遠小鎮後,葉陽發現當地地主趙大戶竟然將官府撥款修建的學堂改成了自家的糧倉!
“豈有此理!”葉陽怒不可遏,當即下令查封趙大戶的糧倉,並將趙大戶押送官府,依法處置。
訊息傳開,其他地方的地主聞風喪膽,紛紛將侵佔的教育資源交還出來。
然而,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
一些私塾先生,以錢私塾先生為首,開始散佈謠言,聲稱葉陽的教育計劃是“數典忘祖”,是“離經叛道”,蠱惑了不少百姓。
“太子殿下這是要廢除我們燕國的傳統文化啊!”錢私塾先生聲嘶力竭地煽動著,“祖宗的規矩不能丟!聖賢的道理不能忘!”
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被他煽動,紛紛開始抵制新學。
“讀書有啥用?還不如回家種地!”孫村夫扯著嗓子喊道,“俺們祖祖輩輩都是農民,也沒見餓死!”
“是啊是啊,讀那麼多書,還不是給貴族老爺們打工!”其他人也跟著附和。
葉陽看著群情激奮的百姓,心中五味雜陳。
他知道,要改變這些根深蒂固的觀念,並非一朝一夕之事。
他深吸一口氣,走到眾人面前,朗聲道:“諸位父老鄉親,孤今日來,就是要告訴大家……”
話未說完,人群中突然傳來一聲尖銳的叫喊:“妖言惑眾!休要聽他胡說八道!”
葉陽循聲望去,只見一個身穿長袍的老學究,正指著他的鼻子破口大罵……
葉陽冷眼看著這個跳腳的老學究,正是之前屢次三番反對新學,自詡學問天下第一的吳學究。
“吳學究,你身為讀書人,不思進取,反而阻撓新學推廣,究竟是何居心?”
吳學究梗著脖子,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老夫飽讀詩書,豈是你這黃口小兒能質疑的?你推行的新學,不過是奇技淫巧,根本不值一提!”
葉陽冷笑一聲,轉頭對身後的侍衛說道:“去,把孟夫子請來。”
片刻之後,孟子緩緩走來,一股儒雅之氣撲面而來。
在場眾人,即便不認識孟子,也被他身上散發出的浩然正氣所震懾。
“諸位,”孟子開口,聲音渾厚有力,“老夫孟軻,今日特來為太子殿下作證。太子殿下推行的新學,並非離經叛道,而是為了讓更多人有機會讀書識字,明理知事。這有何錯?”
孟子一番話,擲地有聲,讓在場眾人陷入了沉思。
錢私塾先生的臉色也變得難看起來
葉陽趁熱打鐵,帶著孟子開始在各地巡視,解答百姓的疑惑,駁斥謠言。
所到之處,百姓無不為孟子的學識和風範所折服。
錢私塾先生的謠言不攻自破,葉陽的威望也隨之提升。
看著百姓們逐漸接受新學,葉陽心中升起一絲欣慰。
回到宮中,林婉已經備好了膳食,兩人相對而坐。
“陽,你辛苦了。”林婉溫柔地為他盛了一碗湯。
葉陽握住林婉的手,感受到她掌心的溫度,心中一片寧靜。
“婉兒,有你陪著我,再苦再累也值得。”
用完膳食,葉陽正準備繼續處理政務,突然,一個侍衛匆匆來報……
“報!太子殿下,不好了!城郊李家村的村民,受了趙地主餘黨的蠱惑,正鬧著要關閉新私塾呢!”侍衛急匆匆地跪在葉陽面前,語氣焦急。
葉陽眉頭一皺,手中的奏摺被他捏得咯吱作響,他冷哼一聲:“又是這群跳樑小醜!真當孤是泥捏的不成!”他起身,一把抓起佩劍,劍鞘與地面摩擦發出刺耳的聲響,“走!孤倒要看看,是誰敢在太歲頭上動土!”
林婉擔憂地看著他,剛想說些什麼,葉陽已經大步流星地走了出去,只留下一個堅毅的背影。
當葉陽趕到李家村時,只見一群村民圍在新建的私塾門口,一個個面紅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