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書房內燭火搖曳,映照著葉陽緊鎖的眉頭。
桌案上堆積如山的奏章,彷彿一座座難以逾越的山峰,壓得他有些喘不過氣。
文化改革看似如火如荼,但背後的暗流湧動,卻讓他心煩意亂。
那些老頑固的抵制,就像茅坑裡的石頭,又臭又硬,讓人頭疼。
更別提,國庫的資金也開始告急,這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這群老傢伙,真是不見棺材不落淚!”葉陽低聲咒罵一句,揉了揉眉心。
他知道,文化改革就像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必須找到突破口,徹底解決這些絆腳石。
正當他苦思冥想之際,急促的腳步聲由遠及近。
“殿下,不好了!蘇學士帶領一眾大臣,聯名上奏,說您搞的文化改革勞民傷財,是瞎折騰!”侍衛焦急的聲音,打破了書房的寧靜。
葉陽聞言,怒極反笑。
“呵,他們終於按捺不住了,這群跳樑小醜!”他冷哼一聲,眼中閃過一道寒光,“走,進宮面聖,我倒要看看,他們能說出什麼花來!”
燕王宮大殿,氣氛劍拔弩張。
蘇學士等人跪在地上,慷慨激昂地陳述著文化改革的種種弊端,唾沫星子橫飛,彷彿葉陽犯了什麼滔天大罪。
葉陽站在大殿中央,聽著這些老傢伙的胡言亂語,心中冷笑連連。
“父王,兒臣認為蘇學士等人所言,皆為無稽之談!”葉陽朗聲說道,語氣鏗鏘有力,“文化乃國之根本,興文化才能強國!現在燕國百廢待興,不發展文化,如何富民強國?難道要讓燕國永遠當六國的吊車尾嗎?”
蘇學士一聽這話,頓時炸了毛。
“太子殿下,你這是詭辯!文化改革只會讓國庫空虛,百姓怨聲載道!”
“放屁!”葉陽毫不客氣地懟了回去,“你哪隻眼睛看到百姓怨聲載道了?廣場上那些歡聲笑語,難道是假的嗎?如果發展文化都叫勞民傷財,那你們這些老傢伙,每天就知道吃喝玩樂,豈不是吸血鬼?”
雙方你一言我一語,爭論得面紅耳赤,整個大殿吵得像菜市場。
燕王坐在龍椅上,看著自己的兒子和大臣們吵成一團,眉頭緊鎖。
就在這時,葉陽突然話鋒一轉,語氣放緩,目光堅定地看著燕王,“父王,兒臣願以項上人頭擔保,文化改革定能讓燕國煥然一新,國富民強!”
燕王看著葉陽堅毅的眼神,心中一動然而,蘇學士等人的攻勢,也讓他有些動搖。
就在他猶豫不決之時,一聲低沉而富有磁性的聲音,在大殿門口響起,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太子殿下此言甚是,興文化,乃強國之本。”
眾人循聲望去,只見一位身穿儒袍的老者,緩緩走入大殿,他目光如炬,神態安詳,舉手投足間,都透露著一股令人敬畏的氣度。
“太子殿下此言甚是,興文化,乃強國之本。”老者的低沉而富有磁性的聲音在大殿內迴盪,彷彿給葉陽的堅定立場注入了一股強心劑。
燕王和滿朝文武目光齊刷刷地望向門口,顏回緩緩走入大殿,他步履從容,神態安詳,舉手投足間都透露出一股令人敬畏的氣度。
蘇學士等人看到顏回,
“顏夫子,您來了!”葉陽見狀,心中一喜,連忙上前迎接,語氣中充滿了尊敬,“請夫子為父王和各位大臣解惑,文化改革絕非妄動,而是燕國崛起的必經之路!”
顏回微微頷首,緩步走到殿前,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個大臣,語氣平和卻堅定。
“諸位大人,文化乃國之根本,興文化方能強國。太子殿下所言不虛。燕國若想在六國中立於不敗之地,唯有大力發展文化,培養賢才,方能成其大業。”
突然,顏回話鋒一轉,目光銳利地盯著蘇學士,“蘇學士,你身為學士,理應知書達理。太子的改革雖有陣痛,但絕非無的放矢。你若依然固執己見,恐怕有違師道,有損國本。”
蘇學士被顏回的一番話說得啞口無言,臉上的神情變得複雜。
其他大臣也紛紛低頭沉思,一時間,大殿內的氣氛變得肅然起來。
燕王見狀,心中大定,終於做出了決定。
“太子,你就繼續推行文化改革吧。希望你能不負所望,讓燕國煥然一新!”
葉陽聞言,心中一熱,跪倒在地,“兒臣定不負父王所託,必將燕國打造成六國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