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這要命的一擊(1 / 3)

小說:負刀江湖行 作者:老王抓小妮

所謂過家門而不入真真不外乎是。

很難想象這一對年輕男女,就這麼站在宅院門口,最多也就是四步之遙,伸手便能叩響那一處禁閉門扉,卻是遲遲不肯向前,若有旁人在側,見到這兩人短短距離走走停停,怕是早也就急到跺腳。

只是這兩人此時此刻真就算不上是急性子,倒是穩當得很。

相似於近鄉情怯的惆悵,原本在未知情況下靠近這所眼下憑著杏花粥與杏花糕聞名於京陲、京城兩地的宅子,夜三更多多少少還是帶著些心悸。畢竟這座宅子承載了太多太多往事,此時貿然登門造訪,面對新主人,該如何開口講出深夜登門的原因?

自然是如同眼下的嶽白雉,心事多多,夜三更在捕捉到嶽白雉微妙表情變化後,反倒是鬆了一口氣一般,長長一聲吐息,問道:“怎麼了?不方便說還是不想說?”

嶽白雉眼神躲避,自然是心事重重,低頭良久方才抬頭瞧向夜三更,“家事。”

夜三更略帶疑惑復又恍然,“不會是因為山上…”

“岳家的事。”

顯然是在天人交戰說與不說的嶽白雉手指揉搓衣角,幾次欲言又止,在碰到夜三更不解目光後,才下了決心道:“反正我是夜家的媳婦。”

陸春不對馬嘴的一句話讓夜三更稍許錯愕,隨即失笑道:“老頭子定下的娃娃親,也沒人敢說你不是啊。”

自然也瞧出嶽白雉為難,不想其難堪,夜三更抬腳邁步,岔開話題,“希望時間不算晚,這一家子都還沒睡。”

調整思緒,嶽白雉並未接話。

戌正一過,夜色更是漆黑,真真算得上是月掛柳梢頭。

只是眼下沒有柳樹,除了那一株杏花出牆春意鬧,入眼的也就只有這座宅子門口的兩株柿樹。

柿柿如意,柿柿如意,自是好柿成雙,好事成雙。

自古便有極好象徵的柿樹,在風水堪輿上來講,於家門口培植,更是寓意頗深。

這兩棵柿樹自然沒有院子裡那一棵杏樹如此怪力亂神,來歷也是清楚得很,並不會有那般玄乎其玄到一斧頭下去能流出鮮血來的詭異傳聞,只是三十年前購置這座宅子的那一位將軍大人找了風水先生看過,與那棵杏樹遙遙相對,相輔相成。

拋開關於杏樹由得那位儒家老祖聖人孔老夫子西遊傳道,親手由有著禮儀之邦稱謂的家鄉兗州城外仙源那處被萬千學子奉為聖地的杏壇移植而來的傳言不談,也不講三十年前建城之時的詭異傳說,關於杏樹,歷朝歷代閒談雜記之中,都離不開“性淫”二字。

“樹風流者,莫過於杏”便是最早佐證,爾後諸多詩人筆下借鑑也好模仿也罷,類似於什麼“活色生香第一流,亂向春風笑不休”,或者“花中占斷得風流,最含情處出牆頭”,大抵是將杏樹完完全全定了性。

可是當初那位將軍又深信關於夫子手植的傳聞,對此不知年歲的杏樹愛不釋懷,是以才以風水秘書藉以壓勝,於門前種了這麼兩株柿樹。

自然是柿柿如意,老將軍告老致仕,已是一品侯爵,賞龍袍衣錦還鄉。

光宗耀祖,榮耀門楣。

對於這等靠種樹便能改變氣運福澤,夜遐邇才最是不信,當適時便曾講過那位官至侯爵一位的老將軍年輕時每逢戰事便身先士卒,一輩子大仗小仗無算,立功無數,端的是汗馬功勞,有此封賞實至名歸,和幾棵樹有何關係。

畢竟是武建帝當朝之時最喜武人,終其一朝前後三十五載,沒見哪個文官有幸得到哪怕是口頭上的名譽,即便如內閣首輔,接連幾任兢兢業業廢寢忘食,也僅僅是嘉獎一番。倒是武將,三十五年間,出了一位侯爵,六位子爵,四位兵馬大元帥,一十三位大將軍,追封更是常有的事,以至於文勝帝登基,費心勞力了好一陣子追回了諸多名不副實的稱號,也算是為國庫收支出了一份力。

只是不信歸不信,夜遐邇對於這兩棵柿樹也談不上厭惡,因得一長壽、二多蔭,三無巢窠、四無蟲蛀,五霜葉可玩、六嘉實可啖,七落葉肥大可以臨書而稱為七絕樹的柿樹,每逢九十月,果實累累,有蕡其實。

不硃紅也不鵝黃,不喧賓奪主也隱入塵煙,恰到好處。

不管是幾經加工製成的柿子餅甘甜可口味美芳香,還是熟透的火晶柿子拿著麥稈一吸,對於身為老饕的夜遐邇來講,都算得上是極品佳饌。

顯然要比院子裡的黃杏食之更教人誇讚。

是以,賞杏花落英繽紛,食柿子口舌生津,相得益彰,可稱大快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