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先手破局,以刀換刀(2 / 3)

小說:負刀江湖行 作者:老王抓小妮

實另有玄機的藏藍色布兜。

俠以武犯禁,歷來都是朝廷重中之重的忌諱之處,不管是前朝大魏當政,還是往前數上幾個問鼎中原的政權,不管是一統大江南北威鎮寰宇,抑或偏安一隅自得其樂,相對於那些個一肚子墨水、心思九曲連環彎彎繞的刀筆吏,最最讓當權者忌諱的便是江湖武夫。

哪分什麼善惡,也無什麼好壞,自恃武功,自然就有些眼高於頂,心中自有不與世俗禮法相同的規矩,大抵都會依著性子行事,怎麼著也都會被當權者所不允。

是以對於武人的管控,都讓歷朝歷代的官家挖空心思,諸多刻意壓制江湖的嚴苛法規應運而生,而與武人形影不離的兵刃自然也會被針對。

其他朝代暫且不談,大週一朝迄今百年,從天問帝一統南北,便開始強行對於江湖武人施行報備政策,凡是習武者,當地縣衙府志留錄個人資訊、家中人口詳實,師承、師門更是詳細備案。

當年曾有各處不下十數家門派,不屑於官府管制,故意推脫延誤,或是各種理由搪塞,不依朝廷敕令,且由府衙一再催促都不見奉命,也算是強硬。

素有鐵血手腕的天問帝對此壓根都不予理會,也不聽“國以民為本,載舟亦覆舟”的治國言論,不曾有過一絲遲疑,於各地州府郡縣抽調府兵武卒千餘,讓那群刀口舔血的沙場悍卒直接將矛頭對準不依章辦事的江湖門派,或是封鎖要道,或是讓全城百姓禁足家中,以雷霆之勢血洗江湖諸多勢力。

當適時各地各有奏報,諸多門派一夜間銷聲匿跡,那些個殘缺不全到近乎於破碎的屍首,以至於後來懸首示眾都要由仵作縫補才算拼湊完全。

更令江湖武人膽寒的還不止於此,河北道滄州鷹爪門便是其中之一,被一群比悍匪都要暴戾的武卒僅用半個時辰不到便滅了滿門不說,第二日那座坐落在滄州城中鬧市區、屹立幾百年的傳世宅邸直接當眾以大不敬的叛逆罪夷為平地。

那可是國祚初始,大週一統江山結束百年紛亂局面,百姓也才剛剛熬出頭來的安居樂業,叛逆的罪名,那是誰能承擔得起的?

槍挑出頭鳥一點不假,鷹爪門這個曾在江湖之中算作是二流門派,以一己之力讓整座江湖知曉現如今這位正統皇室的手段如此凌厲霸道。

也正是因得百餘年前這件事情的發生,整座江湖風聲鶴唳怨聲載道,但是不妨礙恁些練家子,不管是名門高族,還是走街串巷孑然一身,俱是有一說一按例行事。

當然,那些年被開國皇帝旗下鐵蹄南征北討時捎帶腳滅掉的魔門不說,天問年間對於江湖的壓制也算得上是武道一途命運多舛。

因得此,去除沒了邪門歪道的江湖所展現出來的一片祥和不談,懾於大周皇室由上而下施展出來的血腥手段,讓另一座屬於快意恩仇的天下,再也沒了以往的勃勃精彩。

誠然,如殮刀墳這種避世宗門自不必說,隱匿於巴蜀大山之中又如何,即便是無爭於世,信奉一棍子打死的天問帝仍是以放火燒山或是圍而不疏的策略,讓諸多早就於江湖之中消失許久的宗門俯首稱臣。

是以,面對大周針對於江湖武夫種種教人聞之色變見之膽寒的駭人手段,以刀著稱於整座武林的數百年的殮刀墳也不得不退一步海闊天空風平浪靜。

自是不敢明目張膽的攜帶兵刃,夜三更如是,由夜遐邇揹負。

姜懷恩亦如是,將那把即便是在殮刀墳之中都算得上重型兵刃的大環刀裹縛於包袱之中。

嘴上說的是由著這位崑崙奴使刀,手上可是一點不含糊,夜三更出手便是要奪刀。

對於殮刀墳門下弟子而言,但凡有了屬於自己的一把,那便是等同於自己的另一條命,可以說是刀在人在,刀無人亡,夜三更如此施為,讓後知後覺的姜懷恩不得不全力護住包袱。

隔著那層粗布,已然感覺到那把鑲有九個銅環的冰冷刀身,只是用力後扯時頓生大力,顯然夜三更難動寸許。

將包袱做刀鞘的黑無常一張黝黑臉龐狠厲之色乍現,冷哼道:“無知。”

伴以兩字出口,右肘生生壓下。

一計不成,一也擊隨之失手,夜三更毫不停留,撤步後退,恰恰躲過那帶著風聲的凌厲肘擊,回手時順勢握住,借力使力,拉著那條黑黝黝胳膊向下,僅是向後一步的左腿迅猛收攏,彎曲之處夾帶雷霆之力,轟向因得手肘下沉而向下的面門。

兜兜轉轉,幾次換手,仍舊是以姜懷恩為目標,而非是那把至今都未出鞘的刀。

心中自有思量的夜三更雙手相交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