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探將軍令的口風?”
自然有所思慮的夜遐邇朝向自家表哥,忽然問道:“把將軍令放走,你去跟著,可行?”
微一愣神姜一還不等開口,夜三更直接否定道:“這個法子不能再用了,嶽青鳳那傢伙現在安危不知,顏衠這個樣子也夠讓人擔心,可不能再讓一哥冒這個險。”
也不強求的夜遐邇便不再說話。
多多少少也能猜測到其中隱晦關聯的姜一開口問道:“遐邇的意思是不報官,我們自己解決?”
這次不用夜遐邇解釋,夜三更便道:“眼下很多線索尚不明瞭,即便是報官,證據不足到最後怕也被他們逃脫了去。你是不知道這夥人的鬼蜮伎倆,一個個八百個心眼子,狡猾得很。”
“那就非得我們自己解決?”
問題問到了點子上,其實好似是姐弟兩人都陷入了一個先入為主的桎梏裡去,他們僅僅是陰差陽錯的遇上這些事,而不是必須去由他們解決。
武當山上夜遐邇曾以家國大義規勸過夜三更一次,不過那也是自家小弟小妹身處其中,身為姐姐哥哥,出面解決毫不為過。
眼下,即便是想破腦袋,任誰來說,這事都與他們兩個沒有一絲一毫的關聯。
若是說真就擔心因為本該七年前伏法的凝脂玉現下再度出現會將夜家牽扯進來,怕是夜家下面那些依附的世家門閥也能想出一些個理由擺脫嫌疑,這盆髒水可潑不到自然也潑不倒盤山上這棵屹立於大週二三十年的大樹。
這種事糊弄糊弄將軍令這種大周以外的也就罷了,哪怕普通老百姓瞭解此中詳實估計也只會覺得這便是湖中投石,有漣漪,但絕對掀不起多大的風浪。
姜一有此一問,讓得夜三更略一愣神。
說到底,自己這還真是鹹吃蘿蔔淡操心,根本就沒必要去考慮這麼多的前因後果,和自己壓根也沒半顆銅板的關係。
夜遐邇展顏而笑,手邊茶碗一個個,她一個個拿起,一個個放下,一個個好似起名一般,她一聲聲。
第一個,她說是,“機緣。”
第二個,她起名,“氣運。”
第三個,她叫做,“福澤。”
第四個,她稱為,“香火。”
第五個,她謂之,“因果。”
第六個,她沉吟,“道義?”
暗示東西南北與天地六個方位的茶碗依次離開市面上很常見的木製茶海,夜遐邇用一聲疑問來結束。
爾後復又一一拾起,挨個翻扣回遠處,絲毫不差。
她說,“江湖。”
她又說,“廟堂。”
她復說,“家國。”
她再說,“百姓。”
她還說,“君臣。”
她最後也無沉吟,說,“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