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和摩索巴的矛盾(1 / 2)

小說:紀年前記 作者:西域十三張

伴隨著金礦的發現,艾斯亞的財富也隨之大幅增長,實力越來越雄厚。與此相伴的是,艾斯亞與摩索巴的矛盾也越來越深,這種矛盾隨著艾斯亞的財富增長而增加。

這是完全可以預料的。

自從發現金礦那一刻起,摩索巴就更後悔當初的決策,真是不應該把那片山地送給烏茲託魯奴人,現在,眼看大量財富流進了艾斯亞的腰包,怎麼能讓摩索巴安心呢。甚至摩索巴一度考慮收回礦山,但被帕傑納木製止了。

這樣做沒有充分的理由,只能激化矛盾。在帕傑納木的眼裡,只要烏茲託魯奴人的忠心就可以了,損失一點財富也是必要的。帕傑納木一直相信,給他們一點好處,他們就會感激。縱有豹子膽,那些山野村夫——帕傑納木內心裡,一直把烏茲託魯奴人視為山野村夫——翻不了大船。

是的,做為一個城邦的創造者和一個父王,最不想看到的就是一代偉業被葬送子孫手裡,千秋帝國是每個王者最偉大的夢想。再者,出爾反爾也非君子所為,至少,作為城主,基本信用還是要講一點的。帕傑納木需要的是忠心,而摩索巴看重的是財富。

對於帕傑納木,艾斯亞並不吝嗇,他知道帕傑納木需要的是什麼,大量的財富被送到了帕傑納木的面前。在帕傑納木看來,這就是忠心的一種表現。

但是,事情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簡單。金礦的發現,別說摩索巴沒有想到,就是深謀遠慮的帕傑納木也沒有預料到,眼看烏茲託魯奴人的實力越來越強大,帕傑納木也開始擔心起來。思前想後,增加稅賦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當然這也是名正言順的事情,艾斯亞也無法反對。

經過雙方多次交涉,艾斯亞同意增加稅收,但是,他也有自己的打算,那就是趁機把調走的那支部隊的指揮權收回來,理由同樣也是名正言順:金礦需要更多的軍隊守衛,而且城市的擴大,也需要更多的軍隊防衛。

現實情況是,帕傑納木的擴張已經基本完成,再加上自己步入暮年,早已沒有了年輕時的方剛血氣。而兩個兒子間的勾心鬥角已經是路人皆知的事情,只是還沒有撕破最後一層紙。那層紙就是帕傑納木餘下的那口氣。摩索巴沒有能力用兵,薩艾納斯沒有動力用兵,因此,除了邊境需要有軍隊守衛外,已經沒有多少戰事發生。城邦進入了相對穩定時期。

確實沒有必要保留更多的軍隊,太多的軍隊只能增加財政負擔,所以,讓烏茲託魯奴人收回軍隊,讓他們供養,一旦戰事需要再調回,名義上這支軍隊仍然屬於帕傑納木,且原有安插的軍官和軍士不得作任何調整,目前看來這也是一個權宜之計。

然而,雙方的矛盾有時候也是他們左右不了的。

這一年,基洛平原遭遇了幾十年不遇的大旱,糧食生產大面積欠收,赤地千里,餓殍遍野,眾城邦遭受到了糧食危機。作為一個以農業立國的城邦來說,糧食的缺口還不算太大,除了民間有儲備外,庫存開倉賑濟百姓,危機得到了一定的緩解。

饑荒很快就波及到了聖那索達城,這裡的感受要比其它地方嚴重得多。其原因是,烏茲託魯奴人可耕種的土地本來就很少,雖然帕傑納木劃撥了一些土地用於耕種,但這些糧食只能供應自己食用,並無更多的餘量。而烏茲託魯奴人的傳統是以狩獵為生,對農業生產不夠重視。隨著城市的逐漸擴大,外來人口越來越多,造成了非常大的糧食缺口。

在正常年景下,糧食缺口可以從司特亞埃納城購買補充,似乎也沒有遇到過什麼大問題。糧食有了銷售渠道,帕傑納木增加了收入,烏茲託魯奴人得到了糧食,解決了生活的問題,這是雙方都受益的事情,多少年來一直這樣維持著。

對帕傑納木來說,糧食原本也不是太大的問題,仍然可以供給烏茲託魯奴人,唯一的問題是——糧食漲價了。坦率地說,糧食價格有一定波動,在任何時候都是正常現象,但是,出現糧食危機的時候、價格大幅度上漲,就不得不讓人認為是有意為之了。

更讓艾斯亞氣憤的是,又有一批糧食運往蘇姆塔第城去了——在糧食緊張的年代可以賣高價。艾斯亞三番五次派人前去溝通和交涉,希望能夠保持糧食的穩定供應,但總是遲遲得不到答覆。

此時的帕傑納木已經無力處理政務,也可以說艾斯亞反映的問題,能不能傳到城主那裡還是一個未知數。因為艾斯亞特意去看望帕傑納木的時候,他已經處於半昏迷狀態,本來想借機反映糧食問題,見到這種情況,艾斯亞就沒有辦法多說什麼了。

上漲的價格,對艾斯亞和一大批富裕階層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