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破局(四)(1 / 2)

小說:昭帝本紀 作者:容瀲

東宮審案的情形元琦不得而知,只能在每日禁軍換防之時,得到扶陽郡王傳出來的一些訊息。太女和正君矢口否認違製品出自二人授意,對於違製品的來源,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東宮上至太女的貼身侍從,下至灑掃的粗使宮侍,這幾日都被刑部和御史臺反反覆覆審問了許多遍,一無所獲。

局面一時間陷入僵持。

景成帝每日聽完韓雯雯和嶽池的稟報,面上沒有露出半分神色,讓人無從猜測她的態度。

如此又僵持了幾日,東宮上上下下被篩了數遍,半點和太女的牽扯都沒有。

終於在某個晚上,太女請元瑋傳話,要見景成帝。皇帝在東宮坐到深夜,出來時神色沉沉,隨後去了長樂宮,直至天亮。

早朝之時,宣佈東宮解禁,太女雖然沒有出現在朝會上,但其中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莊穆皇后,景成帝的結髮正夫,即便已經去世十幾年,依舊護佑著太女的安危。

正當眾人以為這次的事情就要看在莊穆皇后的面子上,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的時候,又發生了變故。

太女正君身邊一位二等宮侍忽的病了。宮中的宮侍們,除了有品級的,沒有主子的體恤也是不能延醫問藥的。

這段日子東宮正是多事之秋,興盈郡主受了驚嚇一直病著,太女正君哪裡還顧得上身邊的二等宮侍?

平日裡宮侍們還能使些銀錢偷偷買些藥,現在這樣的情形之下,什麼門路都走不通。這個二等宮侍知道自己若是拖下去,只能是草蓆一張被抬出宮去,於是拼著最後一點力氣,向還在收尾的刑部官員揭發了太女。

刑部不敢擅自做主,立即上報。不出一頓飯的功夫,景成帝就得到了這個訊息。還在御書房奏對的韓雯雯和薛紹,罕見地看到皇帝的臉色一瞬間黑沉似水。

“東宮有人揭發太女謀反,二位愛卿留下來繼續審吧。”

撤走的禁軍又重新圍上了東宮,剛剛鬆弛下來的氣氛更加緊張起來。

元琦這些日子為太女奔走,好不容易事情告一段落,此刻正在府上休息。

衛念秋聽了訊息,不敢耽擱,急忙叫醒了睡夢中的元琦:“殿下,東宮又出事了。太女正君身邊的一個二等宮侍,揭發太女謀反。母皇讓刑部和御史臺審,現在聽說已經有了確鑿的證據了。”

驟然聽到這樣的訊息,元琦還有些發矇:“母皇不是剛解了東宮的禁,一切都恢復正常了嗎?”

衛念秋急道:“就是午間發生的事情,殿下快進宮看看吧。”

宮中已經很熱鬧了,御書房外六部官員到了大半,竟似小朝會一般。

元琦得了景成帝的允准,進了御書房去。太女跪在一邊,另一邊烏泱泱跪了一群人,有宮侍有朝臣甚至還有禁軍。元琦定睛一看,竟是自己這一脈的官員居多,頓時心中一涼。

景成帝抬眼看她:“正要命人去傳你進宮,現在正好。韓愛卿,你來說說吧。”

韓雯雯上前一步道:“啟稟陛下,根據太女正君身邊二等宮侍巧思的交代,太女對陛下的不滿由來已久,又與三殿下密謀多時,只等時機成熟,便起兵謀反。”

元琦忙跪在太女身邊:“母皇,這簡直是一派胡言。兒臣就算與太女姐姐密謀,巧思一個二等宮侍又是如何得知如此詳細的?”

景成帝抬手,止住了她的反駁:“韓愛卿繼續說。”

“是。據巧思交代,景成二十六年,呂馳敬、胡世吉藉由運河淤堵,將朝廷的糧草貨品私自出賣,侵吞錢糧,便是出自太女授意,其侵吞所得,都用來蓄養私兵和拉攏朝廷官員。景成二十七年,京城糧價暴漲,七殿下與太女合謀,私吞大量金銀。三殿下在桃州做船廠督造,私借戰船給桃州刺史於翔,以平亂的名義操練海軍,意圖謀反。又與宋親王來往甚密,繞過朝廷與別國交好。三殿下的側君顧氏,在御前之時,也時常將陛下的行蹤透露給三殿下和太女知曉。如此樁樁件件,臣等已經命人記下,請陛下過目。”

景成帝接過巧思的口供,一目十行看完,命人遞給元琮和元琦。

若說先前聽韓雯雯說起時,元琦還有幾分心驚,現在看完這份口供,元琦已經放下心來。這份口供不僅牽扯到元琮和元琦,還有元珩元瑋等人,俱是一些和元瑾有過節的人。

且不說口供上提起的諸多行徑,元琦已經事先私下稟報過景成帝,單憑一個小小的二等宮侍,對前朝的事情知曉得一清二楚,就足夠引起皇帝的懷疑了。

元瑾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