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長老以及宋長老這三位,發現他們雖然並未明確表態反對,但從其神情舉止來看,似乎對此事並無太大異議。
馬大元暗自思忖片刻,權衡利弊之後終於點了點頭,緩緩開口道:“既然諸位都有此意,那老夫也就不再堅持己見了。
我也同意這個方案。”隨著副幫主馬大元拍板定案,眾人皆知此事已成定論。
喬峰當機立斷,開始著手安排相關事宜。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他先命人對那些有意跟隨自己一同奔赴江南的總舵弟子逐一進行登記造冊,而對於那些不願離開洛陽總舵的弟子,則絕不強求,任由他們留下繼續守護本部。
結果當所有願意前往江南的弟子登記完畢後,竟然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總舵弟子表示願意陪同喬峰一同前往江南!
這個數字著實驚人,就連一直對喬峰有所瞭解的馬大元等人,此時也不禁大為震驚,他們直到此刻方才真正意識到喬峰在丐幫中下層弟子之中所擁有的超高人氣。
這些弟子們似乎完全不在乎,自己生活多年的洛陽城,選擇追隨喬峰奔赴江南。
但那麼多願意去的弟子,喬峰不可能將如此多的總舵弟子全部帶往江南。
經過一番權衡利弊之後,喬峰最終決定從總舵弟子當中挑選出一半人作為隨行隊伍,這樣也不至於給總舵帶來太大的影響。
可接下來,關於選派哪位長老與喬峰一同前往江南的問題,卻讓眾人陷入了糾結之中。
按照常理來說,派遣一向較為支援喬峰的吳長老前往江南無疑是最合適不過的選擇。
但出人意料的是,吳長老本人對於前往江南表現得毫無興趣,甚至明確表示不願意前往江南。
而其他長老們也紛紛以各種理由推脫,使得局面一下子變得十分棘手起來。
關鍵時刻,還是馬大元挺身而出,主動承擔起勸說吳長老的重任。
馬大元對吳長老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巴拉巴拉的說了老半天。
最後,經過馬大元苦口婆心的勸解,吳長老終於被其說動,點頭同意跟隨喬峰前往江南。
洛陽總舵的搬遷,即便僅僅只搬遷其中的一半,且目的地還是遠在兩千裡之外的江南地區,這絕不是短時間內輕易完成的。
搬遷的首要任務,同時也是最為關鍵的一步,便是為第二總舵選址。
喬峰為此事深思熟慮了許久,最終才下定決心將太湖邊上的東洞庭山選為丐幫第二總舵的所在地。
實際上,如果單純從安全形度來考量的話,位於西邊的西洞庭山無疑更為妥當。
因為這座西洞庭山乃是整個太湖範圍內面積最大的一座島嶼,四周被湖水環繞,形成了天然的屏障。
島上的飄渺峰更是被譽為太湖七十二峰中的魁首,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而且此處環境清幽寧靜,非常適合門下弟子們潛心修煉武藝功法。
然而,西洞庭山限制別人的同時,也限制了自己。
與之相對應的東洞庭山,則是處於太湖東側的一處半島,雖然同樣有三面被湖水所包圍,且在安全性方面相較西洞庭山稍遜一籌。
不過,東洞庭山卻有著它獨特的優勢所在。
那裡出行更加便捷,各種生活所需的物資資源也頗為豐富,整體而言更適宜人們在此長期居住和生活。
畢竟丐幫此次派遣大批人員前往,人數眾多,日後或許還會有所增加。
如此龐大數量的人群自然需要穩定的生活保障,而丐幫這樣規模宏大的門派組織也必須時刻保持與外部世界的緊密聯絡和資訊溝通。
所以綜合多方面因素權衡利弊之後,喬峰最終還是選擇了東洞庭山作為第二總舵的駐紮之地。
當喬峰將自己的想法告知馬大元等人的時候。
馬大元等眾人略微思考一番後,便頷首表示贊同。
畢竟此次行動由幫主喬峰帶隊前往,他們無需親身參與其中。
之前連重大的搬遷事宜他們都已然應允,至於最終落腳何處,他們也不想過問,反正我們又不去。
待丐幫一眾高層達成共識之後,喬峰當機立斷,向大智分舵飛鴿傳書,讓大智分舵舵主汪笑。
沒錯,這位汪笑就是大智分舵之前的大執事,至於汪笑能夠順利接替舵主之位,並非喬峰徇私偏袒,而是得到了前任副舵主魯志平的極力舉薦。
魯志平本來是大智分舵舵主的第一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