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我的體質太過虛弱所致。我深知只有透過習武,才能強身健體。”
然而,喬父一聽喬峰居然想去少林,臉上露出為難之色,遲疑地說道:“可是,孩子啊,你若真的出家當了和尚,那豈不是豈不是從此與塵世無緣了嗎?”儘管喬峰所言不無道理,但喬父心裡仍有諸多顧慮和擔憂。
,!
就在這時,一旁的玄苦大師本欲開口提議讓喬峰去少林當個俗家弟子,既能學到少林武功,又不必剃度出家。
誰知話還未出口,便被喬峰急切地打斷道:“父親,請您放心!如今孩兒年紀尚小,先到少林出家為僧,專心學武強身。待到時機成熟,孩兒自會還俗。即便還俗之後,依然能夠像常人一般娶妻生子。”
喬峰又怎會不知曉少林俗家弟子這一身份呢?不過宋元明時期,各派對自家傳承看得極重,輕易不會外傳,那些俗家弟子壓根就沒有機會觸及到少林的上層武功秘籍,也就是道清末之後,各家才放開了門派的傳承。
正因如此,他才寧可削髮為僧,耗費一二十年的光陰,只為能夠習得少林的上乘武學。喬峰說這番話時,語氣真摯懇切,飽含深情。一旁的喬父與喬母聞聽此言後,不禁面面相覷,互相對視了一眼。
只見二人的目光交匯之間,皆流露出了些許的動搖以及糾結之色。過了半晌,終究還是喬父率先打破沉默,深深地嘆息一聲之後,緩緩地點頭應道:“罷了,峰兒,既然此事你已然下定決心,為父也不便再橫加阻攔了。只是此番前往少林,你一路上務必要照料好自己的身體,莫要讓我和你母親擔憂掛念吶!”
言罷,喬父轉過身來,面向玄苦大師恭恭敬敬地施了一禮,而後誠懇說道:“那就煩勞大師您多費心了。犬子尚且年幼無知,若是在寺中有何行為不當之處,還望大師能夠海涵寬容,多多提點教誨於他。”
站在一旁的玄苦大師瞪大了雙眼,滿臉驚愕地望著眼前的這一家人,心中暗自思忖道:“我何曾同意過讓你還俗啊?你們竟然如此行事,倘若人人都像你們這般,那我少林寺中的僧眾豈不是早就跑得一個不剩了?”然而,當他迎上喬峰一家人那滿含真摯與懇切的目光時,原本想要斥責的話語卻又生生咽回了肚裡。
玄苦大師無奈地搖了搖頭,長嘆一聲後說道:“罷了罷了喬施主,您請放心便是。我有意收下小喬施主為弟子,日後定會對其傾盡心力、悉心教導。還望二位施主能夠安心將孩子託付於我。”
其實,玄苦大師本就是心地善良之人,正因如此,方才給了喬峰可乘之機。而從今往後,即便喬峰真有一日動了還俗之念,也總算能找到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了。
:()喬峰:快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