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闊的官道上,馬車前行時發出咯吱咯吱的響聲。
回城的路上,為了照顧令狐瑾,蕭辰刻意多安排了一輛馬車。
最前方,蕭辰騎著一匹大馬,神色複雜。
薛無畏策馬上前,低聲稟報道:“王爺,剛剛我已經派人和令狐楚接觸了,城內的確沒有發現張谷前輩等人的行蹤,想來他們已經離開了漫神州,一旦他們知道王爺已經安全脫險,以他們的身手,或許比我們更快回到永安。”
輕輕點頭,蕭辰臉上並沒有太多喜色。
神色一番變換,大致猜到蕭辰想法的薛無畏又道:“王爺,莊舒此舉雖然有些不妥,可畢竟是幫到了王爺,而且這樣一來,王爺還多了令狐楚和計勝這樣的盟友,有他們在,咱們永安便足以在亂世立足了。”
天上下著濛濛細雪,雪花散落在蕭辰臉上,蕭辰眯了一下眼睛道:“只是這樣一來,我和陛下,就再無調停的可能,若是他日陛下復辟,那我必定萬劫不復。”
眼睛滴溜溜一轉,薛無畏忽然狠聲道:“其實令狐楚說得對,這曹詢對於魏國而言,早已是一個笑話。先生既然已經幫王爺您做了決定,那王爺不如順水推舟,陛下永遠是陛下,但他也只能是王爺手中的陛下。”
蕭辰眼睛一眯:“你這是要我謀反?”
薛無畏躬身:“王爺,您已經沒有選擇了。”
蕭辰擺了擺手示意薛無畏退下,隨後駕著馬繼續前行。
一連五日奔波,蕭辰終於重新抵達了永安。
與此同時,莊舒那日在小崗山上的“口諭”,也在整個魏國散佈開來。魏國頓時間風起雲湧,民間流言四起。
有人說蕭辰是亂臣賊子,假意頒佈詔令,其罪無可赦,天下唯有白祁大將軍是魏國肱骨,群雄應當順應白祁,誅殺惡賊蕭辰。
也有人說蕭辰才是魏國的忠臣,不僅將陛下從漫神州接了出來,還願意為匡扶魏室而嘔心瀝血。反倒是白祁竊國,罪大惡極,蕭辰護國王爺的名頭名正言順。
這兩派的人,皆是以蕭辰和白祁為立場,爭得不可開交。
而與此同時,也有忠於魏國皇室的聲音哀嘆。
蕭辰和白祁都是惡賊,只可惜皇室卑微,何日才能得以清明……
魏國曆十月二十五,魏皇再度頒佈詔令,命蕭辰打通永安和西南三州沿途州郡,並派大軍駐守,不服從者,當以叛逆論處。
一時間,沿途州郡在蕭辰十數萬黑甲軍和攜帶聖旨的天威之下,紛紛選擇投誠。
至此西南三州和永安連為一體,改名華州,由蕭辰統領。佔據了魏國五分之一的面積。
同一時間,白祁也在大刀闊斧的整頓叛逆,國內大多數逆賊擋不住白祁的兵威,要麼降要麼逃,最終以魏國京都為中心,接近五分之二的面積落入白祁手中。
而剩下的五分之二,則依舊一部分緊緊攥在昔日極為諸侯手中。一部分還陷在和黔國大軍爭得你死我活的境地之中。
自從華州成立之後,身為華州最高統帥的蕭辰就變得忙碌了起來,許多州內的大事都需要蕭辰親自定奪。
這其中,包括一系列的人事任命,人員調配,兵馬整頓等等等等……
永安大殿,蕭辰坐在主座之上,瀏覽著各地傳來的軍情民生報告,不看不知道,這一看,蕭辰一顆心瞬間懸了起來。
一則是民生問題,由於水患和接踵而至的雪災,導致州內許多百姓民不聊生,許多州郡糧草已經告急。
二則是兵馬,有了曹詢的名頭,加上自己成立了華州,一時間天下無數英豪紛紛來投,兵馬數量,正以一個極為恐怖的數字在增長,除卻永安之前的十萬黑甲軍,現如今華州的兵力,已經到了足足二十萬的可怕數字,而這個數字,還是在沒有算上計勝和令狐楚那近十萬人的情況。
真是滿打滿算,一整個華州起碼有四十萬大軍。
四十萬大軍,那就代表著四十萬張嘴,養這些軍隊,需要的糧草兵餉,簡直是一個天文數字。
好在各州郡往年都有些存餘,加上施才帶來的兩千萬白銀,這才算勉強穩住了局面。而這其中,還不包括整頓民生的錢。
蕭辰焦頭爛額地嘆了一口氣,好在當初季無雙離開之前,讓自己籌了兩千萬銀子,要不然華州剛剛成立,恐怕就有內亂爆發。
“無畏。”
輕輕喚了一聲,一直守在門外的薛無畏立馬踏步走進大殿。
華州成立之後,薛無畏也從之前的黑甲軍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