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按照現在房屋的建造速度,相信很快就能將部落所需的所有房屋都建造好,
於是最終還是按照一開始說的那樣等房子都建造完成之後再來進行房屋分配問題。
眾人很快意識到,即便是在所有房屋都建造完成後再進行分配,仍然會面臨一個棘手的問題:
如何確定族人們選擇房屋的先後順序,以確保每個人都能滿意地接受自己的居所,
而不產生任何不滿或牴觸情緒。這個問題像一塊巨石,壓在了每個人的心頭。
正當大家一籌莫展之際,路瑤的腦海中突然閃過一個念頭。
,!
她回想起自己曾經看到老一輩人在單位工作時,單位分房子的場景。
那時,為了確保分配的公平性和透明度,單位採取了一套相對完善的分配機制。
路瑤心想,或許可以借鑑那套機制來解決部落當前的困境。
於是,路瑤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我們可以建立一套綜合考量多種因素的分配機制。
比如,我們可以根據族人的家庭人口、對部落的貢獻大小、經濟狀況以及特殊需求等因素,來為他們打分排序。
得分高的族人將優先選擇房屋,這樣既公平又透明,大家也能心服口服。”
幾人經過深思熟慮和反覆商討之後,最終決定根據大家對部落的貢獻度來設定選擇房屋的順序,
以確保分配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這一決策得到了部落成員們的廣泛認同和支援,因為它既體現了勞動的價值,又保障了每個人的權益。
按照每一戶對部落貢獻度從高到低來進行排序,分數越高則越早選房。
這樣的規則清晰明瞭,讓人一目瞭然。
在貢獻度的計算上,部落採取了嚴謹細緻的方法,確保每一分都能夠真實反映每戶的付出。
為了應對分數相同的情況,部落還特別設定了抓鬮的形式來決定先後順序。
這種方法雖然帶有一定的隨機性,但卻能夠在保證公平的前提下,
避免因為微小的分數差異而引發不必要的爭執和矛盾。
至於部落貢獻分的具體計算方式,則採用了類似之前人民公社時期大家記錄公分的方法。
每天,部落都會有專人負責記錄每戶的工作量,包括狩獵、採集、種植、建房等各項任務。
這些工作量都會被轉換成相應的貢獻分,作為日後選房的重要依據。
為了確保記錄的準確性和公正性,部落還特別設立了一個監督小組,負責定期檢查貢獻分的記錄情況。
如果發現有任何不實之處,都會立即進行糾正,並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我在原始部落混的風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