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匈奴大軍的背後,突然傳來令人頭皮發麻的慘叫聲。
循聲望去,烏壓壓一片的匈奴大軍背後。
一片雪色的濤浪,此起彼伏。
漫天箭矢如蝗飛。
箭雨越過最後面的匈奴兵,落在更前面的人群中。
成片的匈奴兵,身中羽箭。
隨著雪色浪潮的席捲,大地出現抖動。
最後面的匈奴騎兵,騎馬向兩邊狂奔。
而後,方向一轉,朝著那一片白色殺去。
白色不曾受阻,不曾停下。
他們整齊一致的舉起弓弩,向迎面而來的匈奴射箭。
一波箭雨未落,一波箭雨又至。
一輪接著一輪的箭雨,形成密不透風的箭幕。
遮天蔽日,將匈奴兵籠罩其下。
就在雙方即將接觸之際,如同河流分支,雪色浪潮一分為二。
“義之所至,生死相隨!蒼天可鑑,白馬為證!”
那雪白浪潮中,爆發出響徹九霄的口號。
徐晃身處重重包圍中,身困體乏,聽聞如此豪言,如有神力灌注己身。
行進中的於夫羅,忽然調轉方向,準備逃跑。
“斬殺匈奴單于!”
見狀,徐晃大喊。
他不知道於夫羅為何會如此驚恐,但,這對他來說是個好機會。
只是,衝出去數十米後,便被匈奴騎兵截住,再難寸進。
匈奴外圍的白馬義從,人手一杆鐵製短矛,將其拋入正面的匈奴軍中。
短矛脫手後,在慣性的作用,於空中形成一道拋物線。
無窮無盡的短矛,從空中落下,與羽箭相比,短矛的殺傷力,是毀滅性的。
只要被它碰到,便是與死神交流。
射空箭囊,丟擲短矛後,白馬義從抽出馬刀,化身滔天巨浪,誓要把匈奴全部吞沒。
“撤,快撤,是白馬義從!”
“是白馬,快撤!”
“撤!”
這是匈奴第一次與白馬義從交手,卻不是第一次知道這支騎兵。
公孫瓚憑藉白馬義從,擊敗鮮卑、烏桓,力壓兩族合兵,早已在塞外傳開。
白馬義從的出現,讓匈奴放棄了對徐晃的圍殺,逃命成為了他們的首要目標。
“將軍,快看!”
徐晃順著小兵的手指看去,一個白馬銀槍將,穿梭在匈奴人中間,如履平地。
“如此神采,稱為天兵,也不為過。”徐晃愣愣出神,心生憧憬,讚歎道。
“他要殺匈奴單于!”小兵驚撥出聲。
定睛去看,果然,那白馬銀槍將,單槍匹馬,距離匈奴單于已不足百丈。
八十丈
五十丈
二十丈...
一時間,徐晃等人呼吸為之一滯,一顆心臟都提到了嗓子眼兒。
於夫羅一邊狂奔,一邊大喊:“攔住他,攔住他。”
整個匈奴大軍都在各自逃命,白馬義從的出現,讓他們將單于的命令拋諸腦後。
保護單于,哪裡有保護自己更重要。
衛隊中最後的數十人,為了拯救自己的單于,他們選擇了服從命令。
結隊橫立在於夫羅身後。
但見,一杆銀槍上下翻飛,每一次揮動,便帶走一條性命。
瞬息功夫,地面上便鋪滿了衛隊的屍體。
白馬銀槍,距於夫羅不足百步。
徐晃瞪大眼睛,生怕錯過每一個精彩的瞬間。
只見,白馬縱躍,四蹄騰空,馬背上銀甲小將,一杆銀槍探出,徑直插入於夫羅的後脖子。
於夫羅雙手捂住涼風颼颼的喉嚨,終是身體一歪,從馬背上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