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七章 轉輪王張一氓(2 / 3)

小說:神鵰裡的東丈 作者:細蚊子

後擅長偽造各類文書,幫官府逼得走投無路的江湖義士重獲新生,又在他們身上學到了不同的本事,就如十殿轉輪王發配鬼魂投胎一般,因此被人稱為“轉輪王”。

張一氓是陝西藍田人,父祖兩代都在官府為吏,特別是他的父親張向東在縣衙當了一輩子差,幾乎把押司、牢頭等工作幹了一個遍。

每一任知縣上任後,都對張向東頗為倚重,張向東為人寬厚,樂於助人,一直篤行“身在公門好修行”的道理,特別喜歡幫助窮苦百姓,藍田無論男女老少,貧富貴賤,見了張向東從不直呼其名,而是尊稱一聲“張公”。

張向東弱冠之年娶妻裴氏,夫妻恩愛,但是一直沒有子嗣,裴氏幾次勸張向東納妾,他只是不許。

也許是老天也不忍見張向東這樣的好人絕後,裴氏四十歲時,終於誕下一子,張向東中年得子,不勝歡喜,但又恐孩子命薄,便為他起名為“張一氓”。

“氓”就是民的意思,張向東希望孩子平安、健康,便是隻做一介小民也已滿足,但他萬萬沒有想到,兒子後來會成為江湖中大名鼎鼎的“轉輪王”,並一路走上了‘邪路’,與他爹立身為本的理念背道而馳。

張一氓從小非常聰慧,三歲便已識字,六歲就開始幫著父親整理文書,張向東本就對兒子非常滿意,卻不知張一氓還是一位練武奇才。

事實上,若非張一氓七歲時發生的一件事,他的武學天分很可能埋沒在這個沒有一個人懂得武功的家庭裡。

某日,縣衙大牢裡進了一個叫王七的中年男囚,是流竄在華山一帶的江洋大盜,張向東這時是牢頭,他仔細檢視了王七的情況,發現他的手筋和腳筋都已為人挑斷,舌頭也斷了半截,可說已是一個廢人。

張向東聽很多老百姓說過,王七雖然號稱江洋大盜,但他向來是劫富濟貧,三年前關中大旱,王七一夜間盜了長安最富大戶十三家,將所得價值三萬餘兩的金銀珠寶、古玩字畫全部捐給了災區。為此,張向東叮囑手下的獄卒,要好生照顧王七。

王七入獄第七日,半夜忽發癲癇,口吐白沫,不一會兒就沒了氣息,張向東夜間恰好當值,便連夜找了一個午作為王七驗了屍,然後將屍體送到了義莊,三日後,本該被埋在亂葬崗的王七,活生生的出現在了張向東家中。

當然,此時他已不是江洋大盜王七,而是來投奔張向東的遠房表哥吳此仁。

原來,王七入獄後,張向東又向人打探了他的事蹟,得知他除了劫富濟貧之外,還從來沒有害過人的性命,王七作桉太多,有些桉子還犯到了官府頭上,因此這次入獄,必死無疑,而且過不了幾日,王七就會被押往長安,然後押解進京。

張向東思前想後,終於下定決心,要把這位俠盜救下,於是他找了一種能夠誘發癲癇和呼吸微弱的藥物,偷偷放在王七的飯菜中。

而驗屍的午作和看管義莊的人,自然也都是自己人,至於王七化身的“吳此仁”,一應身份、路引等文書,也是張向東的專長。

王七在張家住了幾日,發現張向東是真的救他,而非是有什麼圖謀,才真正放下心來,向張向東要來紙筆,寫下了自己被擒的經過。

由於王七手筋已斷,因此他寫出自身經歷之時竟足足用了兩個時辰,其間,裴氏帶著張一氓來送茶水點心。

王七一見年幼的張一氓,闇然無神的眼睛忽然放出了亮光,於是他中斷了敘述往事,轉而寫下七個大字,交給了張一氓,那七個字是:願不願跟我習武?

張一氓見了這七個字,面上露出欣喜之色,接著又用祈求的眼神望向父親,張向東老於世故,最會察言觀色,他看王七本來毫無生機,見到兒子後卻精神大振,想來兒子是一個練武的苗子,便向張一氓點了點頭。

張一氓見狀,急忙從母親手中接過茶水,請王七飲用,然後重重磕了三個響頭,算是完成了拜師儀式。

此後,張一氓便開始跟著王七修習武功,王七告訴他,自己身為江洋大盜,輕功固然高妙,但最為江湖稱道的,還是他的一套刀法和劍法,人稱“刀劍雙絕”。

但是,這刀法劍法都沒有名字,因為這樣才能無跡可尋,不讓人從名字中看出端倪。

此時張向東已年近五旬,精力一年不如一年,因此張一氓除了跟著王七苦練武功,便是幫助父親整理各種文書,隨著張一氓漸漸長大,各種文書工作也越發嫻熟,慢慢從幫父親整理,到父親指點他整理,直到他十八歲時,已經可以獨立完成各項文書工作,張向東也樂得做起甩手掌櫃,逍遙自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