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雨幕往東丈頭顱砍來,看著就像掀開了一張大自然打造而出的門簾。
微微甩動頭髮上的雨滴,東丈右手持刀往前一點。
此時一滴雨水正自兩人頭上的樹梢掉落而下,東丈帶鞘黑刀正中靶心,這滴雨水被兩人手中的刀徑直擊中。
“砰!”
雨滴被一分為二變成霧氣散開,黑刀刀鞘精準點到了玄鐵菜刀刀刃之上,伴著兵刃相擊聲轟鳴響起,人廚子被迫止在半空,以兩人為中心,有一股無色的氣浪一圈圈往外盪開,藉著雨幕,那氣浪卻是肉眼能見的。
此子好生狂暴的內力......
人廚子臉色一變,一經交手他就感受到東丈內力上的不同尋常,隨著九陽神功的開始運勁,東丈的頭頂開始漸漸升起白霧,頭髮肉眼可見的變溼為幹。
抖刀反握,人廚子借力於半空翻身後側,雙足踏地濺起了不小的水花,靜靜審視著面前態度隨性的黑髮青年,人廚子收起臉上的笑意,變得肅穆:“你是我出道以來碰到的最強刀客,值得我全力一戰,瞧好了,我這門功夫名喚庖丁刀法。”
說著手中的玄鐵菜刀不住翻飛,看著平平無奇,但眼尖的東丈知道那下落的雨滴皆被人廚子用菜刀一一‘斬斷’,對這把刀的運用,他已達到了如臂驅使的程度。
聽名字就知道這門刀法跟古時候傳說的庖丁解牛脫不開干係,相傳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跨,砉然響然,奏刀騁然,莫不中音。
庖丁手掌朝這兒一伸,肩膀往那邊一頂,伸腳往下面一抻,屈膝往那邊一撩,動作輕快靈活,寒光閃閃上下舞動,噼如閃電掠長空,刺如驚雷破山嶽。
皮肉與筋骨剝離的聲音,與他運刀時的動作互相配合,顯得是那樣的和諧一致,美妙動人,就像踏著商湯時代的樂曲《桑林》起舞一般,而解牛時所發出的聲響也與堯樂《經首》十分合拍,這樣美妙的場景直把莊子都看得陶醉了。
一翻動作下來,那頭牛還沒反應過來就已被肢解分離,這是一個寓言故事,形容庖丁的刀法之快已到了神鬼莫測的地步,讓站在一旁的文惠君都不覺看呆了,他禁不住高聲讚歎。
聽到這門傳說中的刀法再現,東丈也不禁來了興趣,就像遇到了使刀同行,想要一較高下的心變得異常火熱。
抖了抖黑刀上的水漬,東丈將黑刀橫在身前,把住刀柄緩緩拔出暗紅色的刀刃,笑容燦爛的道:“太美妙了,你若能抗住不死,我東丈交你這個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