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揚鞭一擊,坐騎向前疾奔而去,見此,諸將帥久久不敢起身,人人戰慄。
次日,黎明時分,蒙古軍又開始大舉攻城,只見矢下如雨,石落似雹,紛紛向城中打去。
接著眾軍駕起雲梯,四面八方的爬向城頭,城中守禦嚴密,每八名兵士合持一條大木,將雲梯推開城牆,攻拒良久,終於有約百名蒙古兵攻上了城頭。
見此,蒙古軍中呼聲震天,一個個百人隊蟻附攀援,猛聽得城中梆子聲急,女牆後閃出一隊弓手,羽箭勁急,迫得蒙古援軍無法上前,接著又搶出一隊宋兵,手舉火把,焚燒雲梯,梯上蒙古兵紛紛跌落。
城上城下大呼聲中,城頭閃出一隊精壯漢子,長矛利刃,向爬上城牆的蒙古兵攻去。
這隊漢子不穿宋軍服色,有的黑色短衣,有的青布長袍,攻殺之際也不成隊形,但身手矯捷,顯然身有武功。
攻上城頭的蒙古兵將均是軍中勇士,自來所向無敵,但遇上這隊漢子,搏鬥數合,即被一一殺敗,或橫屍城頭,或碎骨牆下。
只見宋軍中一箇中年漢子尤其威猛,此人身穿灰衣,赤手空拳,縱橫來去,一見宋軍有人受厄,立即縱身過去解圍,掌風到處,蒙古兵將無不披靡,直似虎入羊群一般。
忽必烈此刻親在城下督戰,見這漢子如此英勇,不由得呆了半晌,嘆道:“天下勇士,更有誰及得上此人?”
金輪法王站在他身側,問道:“王爺可知他是誰?”
忽必烈一驚,道:“這人難道便是郭靖?”
法王震聲道:“正是此人!”
此時城頭上數百名蒙古兵已被殺得沒剩下幾個,只有最勇悍的三名百夫長手持矛盾,兀自在城垛子旁負隅而鬥。
城下的萬夫長吹起角號,又率大隊攻城,想將城頭上三名百夫長接應下來。
郭靖縱聲長嘯,大踏步上前,一名百夫長挺矛刺去,郭靖抓住矛頭向前一送,跟著左足飛出,踢在另一名百夫長的盾牌之上。
兩名百夫長雖勇,卻又怎擋得住這一送一踢的神力?登時幾個筋斗翻下了城頭,筋斷骨折而死。
第三名百夫長年紀已長,頭髮灰白,自知今日難以活命,揮動長刀,直上直下的亂砍,勢若瘋虎。
郭靖左臂探出,抓住他持刀的手腕,右掌正要劈落,忽地神情一怔。
那百夫長也已認出了郭靖面目,不由叫道:“金刀駙馬,是你!”
原來他就是郭靖當年西征時的舊部,黃蓉計取撒麻爾罕,此人即是最先飛降入城的勇士之一。
郭靖憶及舊情,叫道:“嗯,你是鄂爾多?”
那百夫長見郭靖記得自己名字,不禁熱淚盈眶,叫道:“正是,正是小人。”
郭靖道:“好,念在昔日情份,今日饒你一命,下次再給我擒住,休怪無情。”
說完轉頭向左右道:“取過繩子,縋他下去!”
兩名健卒取過一條長索,縛在鄂爾多的腰間,將他縋到城下。
鄂爾多是蒙古軍中赫赫有名的勇士,突然被城頭宋軍用繩索縋下,城下蒙古兵將都丈二摸不著頭腦,不知是何變故,不由得一齊後退了數十丈,城頭也停了放箭,兩軍一時罷鬥。
鄂爾多到了城下,對著郭靖拜伏在地,朗聲叫道:“金刀駙馬既然在此,小人萬死不敢再犯虎駕。”
郭靖站在城頭,神威凜然,喝道:“蒙古主帥聽著,大宋與蒙古昔年同心結盟,合力滅金,你蒙古何以來犯我疆界,害我百姓?大宋百姓人數多你蒙古數十倍,若不急速退兵,我大宋義兵四集,管教你這十多萬蒙古軍死無葬身之地。”
他這幾句話說的是蒙古語,中氣充沛,一字一句送向城下,城牆既高,兩軍相距又遠,但這幾句話數萬蒙古兵將卻俱都聽得清清楚楚,不由得相顧失色,不比普通軍士,瀟湘子幾人卻是聽得內心劇震,暗歎道:此人好生深厚的內力。
此時一名萬夫長引著鄂爾多來到忽必烈跟前,稟報原由。
鄂爾多則是述說當年跟隨郭靖西征,金刀駙馬如何用兵如神,如何克敵制勝,說得有聲有色,動情之處更是手舞足蹈。
而忽必烈的臉色卻是越來越陰沉,沒給他說完便大喝一聲:“拉下去砍了!”
鄂爾多一愣,大叫道:“冤枉啊!”
那萬夫長遲疑著來到忽必烈近前小心著道:“四大王明見,這鄂爾多頗有戰功……”
但忽必烈根本聽都不聽,大手一揮,便有四名衛士將鄂爾多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