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決定下一步幹什麼。
然後陳康娓娓道來……
透過陳康的介紹,知道這裡叫淡馬錫,主要靠海上貿易生活,還有補魚。這裡的國王,比較開明,能夠接受東西方文化。所以各國商人往來不絕。但是要收取百分之八的貿易稅……
隨後李玉青問道:“我這裡有一批茶葉,瓷器,紙張等,在這裡好賣嗎?”
陳康說道:“什麼叫好賣嗎?簡直太好賣了,估計都要搶著要買。”
“那太好了,明天看能找幾個大買家不,我把貨物出手了。”
然後兩人又聊了一些其他的,中午又一起吃個飯。然後告訴他,他現在在船上住著,有事了可以去船上找他。然後作揖告別。
這天天剛亮,陳康就找到李玉青說道:“有波斯幾個商人想看看瓷器和茶葉,還有紙張……”
隨後李玉青帶著幾個波斯人看了一下貨物,那幾個波斯人看到李玉青帶來的瓷器後,眼冒金光,不停地豎著大拇指。
陳康在後面解釋著……
最後波斯商人很是喜歡這批貨物,拿起瓷器愛不釋手。不停地看著……然後又摸著薄薄的紙張,又聞聞沁人心脾的茶葉……
最後看了一下李玉青的貨物數量,然後驚呼道,這可是要花好多錢啊。
最後經過幾個波斯商人的商量,決定先把瓷器買下來,然後他們就和李玉青商量著價格。最後這批瓷器以50萬兩銀子成交。
隨後波斯商人找來工人,一箱一箱的把瓷器搬到自己的船上……
李玉青早就知道瓷器深受西方各國的喜愛,但是沒想到能喜歡到這個程度。他這一船多的瓷器就賣了50萬兩,太刺激了……
等收了錢,李玉青拿出1000兩給了陳康,說這是他應得的。然後還讓他接著尋找其他的買家。
而李玉青告訴陳康,讓他問問哪裡有賣螺子黛的。他想買一批迴去。李玉青可是知道,光是京城,螺子黛都已經賣到了天價,可依然供不應求。它類似於今天的眉筆,當時上流社會的女子多用螺子黛畫眉。都以用螺子黛為榮。
接下來的幾天,陳康帶著李玉青他們一邊賣,一邊買,沒幾天東西就賣出去了不少。李玉青特意留下了一部分。他想著還有其他的用途,就沒有全部賣完。
看東西賣的差不多了,李玉青又在這邊買了五六艘船,這裡的船比大周便宜多了,主要是這裡樹木繁多,而且生長的很快。再加上東西方海上貿易盛行。所以造船業發達。造出來的船結實耐用。而且價格便宜。
臨走之前,李玉青李雪帶著僅剩的幽州特產,來到陳康家,和陳康母親說說話,聊一聊幽州的變化,把老太太逗的開心的不得了……
隨後李玉青找來陳康說道“我想著在這裡開幾家店鋪,讓你們兄弟來負責和他們打交道,貨物我來提供,人員我來提供,你看可以嗎?就相當於你們是掌櫃,然後每個月200兩銀子,收入多了還有獎勵,你看怎麼樣?”
陳康一聽一個月200兩,不敢相信是真的,看李玉青說的堅定。最後同意了下來。李玉青還讓陳康幫忙買一些地,遠點也無所謂,靠著山最好了,最好能把整個山頭都買下來,可以修建一個大園林,一定要是一大塊的。太小了沒有什麼用。一定要合法的。需要多少銀子,到時候直接在櫃檯上支取就行了,然後做好記錄。然後再買幾處大點的宅子。想著以後再來了,就不用住到船上了。
李玉青沒有告訴他明確的目的,宅子確實是用來住的,而靠著山的那些地,他準備在那裡訓練一些士兵,這裡的山雖然不是很高大,但是好在鬱鬱蔥蔥,樹木繁多,草木茂盛。隱蔽性很好。讓士兵在這裡訓練,以備不時之需。
安排好以後,李玉青李雪他們就準備返航了,出來也有一段時間了,李玉青還想著去買一些香料,珍貴樹木回去呢,這中間還得耽誤一段時間。所以他沒有在此地過多的停留。
他們並沒有原路返航,而是調頭之後,船隊又向南走了一段距離,然後在向東行駛……
走了天,就看見一個小島挨著一個小島,簡直就是萬島之國。隨後又向前走了兩天,來到一個大的島嶼,李玉青他們準備靠岸了。
這裡天氣悶熱,每天都要下幾場雨,有時候一邊出著太陽,一邊下著雨,讓李玉青他們很不適應。但是也沒有辦法,整個大環境就是這樣。他們慢慢適應吧。在陳康介紹的翻譯的之路下,李玉青來到了當地最大的貿易港口。
李玉青他們在碼頭上靠岸之後,帶著從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