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1 / 4)

小說:南京大屠殺 作者:童舟

眼目睹的屠殺情況後,只寫道:“難道不正是以這些事實為核心,讓謠言廣為傳播,以致戰爭受害者的人數也不斷增多,膨脹到一個巨大的數目”(《在戰爭的浪潮中》,第一二四頁)。不過,他在上述《星期一評論》上刊登的文章中寫道:“受害人數合起來無論如何也不到萬位數,總數可能是三千人左右。”

同盟通訊社的各位記者所說“一、兩萬人”,是根據什麼資料推算出來的呢?尤其是前田所說的“三千人左右”,難道說是由“老練的記者”推算出來的嗎?僅被屠殺的俘虜和“便衣兵”人數就是此數的幾倍、幾十倍。如此重大的事件,僅根據自己看到的進行估計,這是相當危險的。我希望前田能在充分研究有關資料的基礎上再作負責的發言。

第三節 山本七平的“史料批判”

山本七平在《諸君》雜誌上連載的《我所認識的日本軍》一文,一直執拗地夾敘夾議地談論“砍殺百人比賽是虛假報道”,在其最後兩回《“出於時代的邏輯”而殺人》(一九七四年三月號)和《最後的“話”》(同年四月號)中首次提及所謂“南京大屠殺”的一部分問題(單行本《我所認識的日本軍》,下冊,第二六八至三二三頁)。

山本七平所提及的是,取道“砍殺百人比賽”的前《每日新聞》記者淺海一男的同事——鈴木三郎記者所寫的悽慘的經歷談:《我目擊了那次“南京的悲劇”》(載《潮》,一九七一年十一月號),以及上海派遣軍所發表的關於遺棄在南京城內外的屍體數。

前記者鈴木二郎所寫的“親眼目睹的經歷談”,內容都是虛構的(載於四月號的文章),說是根本沒有屠殺中國軍隊的官兵,其陣亡人數也不過四、五千人(載三月號文章八——山本七平這樣解釋“南京大屠殺”的“真相”。這種發言實在令人吃驚,也令人可怕。

隨軍參加南京攻陷戰,目擊了南京的悲劇的記者、評論家和作家達一百餘人。其中,以親身體會在戰後發表關於南京暴行的談話的,只有兩人,即前《每日新聞》記者鈴木二郎和前《朝日新聞》記者今井正剛。對今井的親眼目睹的經歷談,鈴木明提到了它,臆斷為是騙人的談話。這次則是山本七平對鈴木二郎的親眼目睹經歷談發起了挑戰。山本七平的挑戰是否奏效,“南京大屠殺”的“傳說”是否能被揭穿?我們就先從這些問題開始探討。

N、Y兩人證詞的可靠性。

鈴木二郎記者於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二日登上了為炮火擊毀的中山門,進入南京城。“第二天即十三日,一行數十人包括後來接踵而來的中川紀元畫家、已故大宅壯一等人在內的《大阪每日新聞》和《東京日日新聞》記者、攝影師,就以馬路邊一座磚瓦結構、空無人影的旅館為前線總部開展活動”,而鈴木又重返中山門。他就是在那裡第一次看到了“令人可怖的悲慘的大屠殺”。當時的情景是“在二十五米(寬)的城牆上排成一行的俘虜,一個個被刺落到城外”。據他說,這些俘虜“在死神面前,有的露出滿意的微笑,有的時而哈哈大笑,等待著死亡的到來”。

前《每日新聞》記者鈴木二郎這樣說。但是,山本七平對此親眼目睹的經歷談卻作了批判,說是在時間上首先不對頭。山本批判的根據是第九師團(金澤)富士井部隊(第三十五聯隊)第一大隊本部軍曹N寫給鈴木明的信。據N說,第三十聯隊於十二月十一日開始進攻中山門,十二日下午六時攻至中山門以東四百米一線,但在城門和城牆上的敵人不甚強勁,“那天半夜,敵人的槍聲突然稀少,第二中隊因此斷定敵人有撤退的跡象,便派出偵察軍官前往中山門,那裡已無敵人抵抗,於是就佔領了該地。而且,第二中隊於十三日黎明時完全佔領了中山門及其附近一帶”(單行本《我所認識的日本軍》,下冊,第二九三頁)。

由於南京城的城門已被攻破,中山門的守軍擔心退路被切斷,便在十二日半夜放棄了中山門。山本把南京攻陷戰說成是“無流血、無戰鬥的入城”,但僅就攻佔中山門而言,近似“無流血、無戰鬥的入城”,或許是事實。

這點暫且不談。 據N軍曹說,攻佔中山門的是富士井部隊第一大隊第二中隊的偵察軍官。不過,據《東京日日新聞》報道,前往攻佔中山門的是第九師團所屬富士井、伊佐、大野各部隊,中山門於十三日凌晨二時三十分由大野部隊全盤佔領,其中最先登上城門的則是偵察軍官藤作、金谷兩個少尉和其他九人(其全部人員的姓名已作了介紹)。《東京日日新聞》還報道說,十三日凌晨三時二十分,“大野部隊的一部” 攻佔了中山門。關於N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