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的射擊技術可是有相當的信心,從小就在軍人家庭長大,打過的子彈可謂不計其數,不過她的槍法也確實相當厲害,是學院狙擊專業的優等生。
“那如果分數一樣呢?”
“分數一樣算平手,就比200米,若還一樣就300米,依次類推,分出勝負為止,不過估計100米就夠了。”庫爾尼科娃滿不在乎地說道。
“可以,不過先等我3分鐘,還有直接從500米開始比吧。”楊思成抓了幾排子彈很快地透過射擊修正偏差,迅速地把瞄準器校準了,按照普通的方法要把失準的瞄準器校準過來既費時間又費子彈,這個是他和伊萬一起研究出來的“25米校槍法”庫爾尼科娃沒見過,自然難免輕敵。
“哈,25米都打不準,還敢口出狂言!滿足你的要求。”
“砰”“砰”“砰”。。。雙方都使用的帶瞄準器的莫辛—…納甘狙擊型槍,成績很快出來了,“500米靶,50環”“500米靶,50環”成績一樣,庫爾尼科娃有些驚奇地看了看楊思成,這小子運氣也忒好了吧?
600米靶比賽又開始了,成績一樣。
800米成績還是一樣。
…… 。 想看書來
四 請叫我“庫爾尼科娃”
1000米,瞄準器裡的靶子已經小得可憐了,庫爾尼科娃對於這個距離的目標已經心裡沒底了,可一看那個可惡的“臭流氓”居然還是一副神定氣閒的模樣,咬咬牙接著比!結果成績還是一樣,50環。
1200米,庫爾尼科娃簡直要哭了,靶子在瞄準器裡面只是一個小黑點。從德國引進生產線生產出來的Pe瞄準器放大倍率只有4倍,分劃1—14,分別對應100到1400米,但在實際使用中很少有超過600米的射擊經驗。
其實楊思成也不輕鬆,他很驚異這個女孩居然能夠也打得這麼準,目標已經沒法看清楚,只能依靠自己的感覺和對風速的準確判斷。
當庫爾尼科娃猶如撞大運般地打完了槍裡的子彈時,楊思成依然在不緊不慢地射擊著,每打完一槍都要跑到放大40倍的望遠鏡前仔細觀察彈著點,他正好藉著這個機會補充著自己的風偏資料。
在國內的時候哪裡有這麼多的子彈供他“揮霍”啊,現在有這機會,楊思成可不願意輕易放棄。
好不容易等到他打完,成績很快就出來了:庫爾尼科娃32環,楊思成48環。
“假小子,我贏了,記住啊:以後別再叫我臭流氓了哦!”楊思成一本正經地說道。
“別叫我假小子,你打得那麼慢,我不服,我要和你比速射!”說完庫爾尼科娃遞給楊思成一支PPD34衝鋒槍。
PPD34衝鋒槍配備有可以容納71發子彈的彈鼓,這種衝鋒槍實際上設計非常成功,不過當時並未引起蘇聯軍方的足夠重視,(直到後來蘇德戰爭爆發,蘇軍發現居然沒有輕武器抗衡德軍裝備的mP38衝鋒槍時,這種槍才被大量生產使用,就是後來著名的波波沙41式衝鋒槍,有張雷鋒的照片上他手中握的就是PPS41)34至36年只試生產了區區67支。
楊思成是第一次看到這種槍,接過來仔細地打量了一番,他身邊的託卡夫趕緊給他解釋這槍的用法,這小子已經被楊思成剛才的表現震住了,佩服得簡直是五體投地。
“等等,讓我練習下啊。”楊思成在託卡夫的幫助下裝上彈鼓,選擇了單發射擊模式,徑直走到一邊開始體驗射擊起來,只見他快速地轉換槍口射擊方向,隨著“乒乒乒”的槍響,幾個靶子的靶心都被準確擊中,這槍的精度也確實相當好,楊思成繼續射擊,直到將整個彈鼓打完為止。
“可以了。”楊思成隨手換上了一個新彈鼓,幾個充當裁判的學員拖起幾大筐空伏特酒瓶奔進了遠處的戰壕,速射規則是:由學員隨機往天上扔空酒瓶,10個瓶子為一組,每人各3組,擊碎得多的獲勝。
庫爾尼科娃一看楊思成那熟練的射擊動作就感覺有些不妙了,這傢伙簡直是個天生玩槍的料,他之前肯定是沒機會接觸這種槍的,畢竟整個蘇軍都沒有裝備,只有少量的槍供一些部門實驗使用,可拿到他手裡沒幾分鐘就弄得象玩了一輩子一樣熟練。
比賽開始了,這種拋酒瓶的速度對楊思成來說簡直沒難度,酒瓶再小能有300多米外的飛鳥腦袋小?而庫爾尼科娃既然敢比這個,自然有是相當有把握。
第一組雙方都全中,第二組也一樣,第三組還是一樣。
“還要接著比嗎?”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