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底人將大量苔蘚,藤蔓和蕈類都切碎了,再加上磨成細粉的礦石混合在一起,攪拌均勻,投入到飼料槽中,幾頭巖蟲便慢條斯理地簇擁過來,圓滾滾看不出眼睛的“腦袋”上裂開十字縫隙,噴出千絲萬縷的白色絲線,將食物都裹成一個個雪白的圓球,捲入十字縫隙中,算是完成一次進食動作。
趁著巖蟲在進食,地底人就繞開他們,到洞穴深處去搜集他們墨綠色的糞便,小心翼翼地刮乾淨每一個角落,不放過一絲一毫。
又有一些地底人,拿著長柄刷子,在巖蟲身上狠狠刷洗著,李耀開始還以為是要刷洗乾淨之後宰了來吃,但仔細一看卻不對,原來是地底人在給巖蟲按摩放鬆呢!
看得出來,巖蟲是10084區所有居民幾乎唯一的生產資料,他們對巖蟲的飼養和照料,真是費心到了極點。
厲嘉陵告訴李耀說,巖蟲是一萬年前的星海帝國時代,一種經過大量基因調製,相當優秀的食用類靈獸,最早的研究甚至在擅長生化技術的妖獸帝國時期就已經展開。
巖蟲能吞噬多達數萬種最粗糲的食材,包括蘊含大量微量元素的礦石,轉化成大量脂肪和蛋白質,在最惡劣的環境下,供應人類生存所必須的能量。
巖蟲渾身都是寶,它融合了一些特殊的蜘蛛以及蠶類的基因,用來包裹食物的絲線,同樣也是上好的紡織原料,而且它每年都會脫一次皮,脫下來的皮同樣能製成既輕盈又保暖的皮衣。
還有,巖蟲的糞便幾乎不需要提煉,就是天然的肥料,適用於絕大部分植物甚至菌菇和苔蘚類的滋養,能令野生植物都被人類馴化成產量暴漲的農作物。
可以說,在人類探索未知地域的拓殖中,只要帶上巖蟲,就將“衣”和“食”的兩大關鍵問題解決,順便為農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只不過,在“雜食性”和“可利用性”方面進行了太多的基因改造,巖蟲拼命生長脂肪和蛋白質的後果,就是行動力和捕食能力大大削弱,削弱到近乎於零。
這是一種誕生在實驗室裡的生命,在保持現有性狀的前提下,極難適應野外的惡劣生活,只能老老實實待在飼養室裡,被人類餵養長大。
一萬年前的星海帝國,在設計這些地下避難所時,自然有一整套極其先進和精密的自動化飼養裝置,確保這座“肉類工廠”能源源不斷地輸出產品,從最開始的巖蟲交配到最後變成一盒盒封裝在罐頭中的即食肉類,整個流程根本用不著多少工人和飼養員來操縱。
但隨著歲月的侵蝕,昔日的自動化飼養裝置早就耗盡能量,支離破碎,不復存在,而最初飼育巖蟲的知識也早就失落了,今天的地底人只能用最原始的方法來飼養他們。
巖蟲既然能長這麼多肉,食量自然極大,他們自己無法外出覓食,統統要靠地底人去採集苔蘚,扯斷藤蔓,砍下蕈類,挖掘礦石,再費力絞碎混合,投入飼料槽中這是非常繁重的體力勞動,三五個壯漢一天干到晚,才勉強能滿足一條巖蟲的胃口。
而為了保證在地底世界能生長出那麼多苔蘚,藤蔓和蕈類,又要持續不斷將巖蟲的糞便投入石縫中,再小心翼翼地伺候各種作物,地底世界原本並不適合作物生長,哪怕最小的一簇苔蘚,都是地底人用鮮血和汗水澆灌出來的。
因為真正的全自動飼養槽早就破壞了,巖蟲並不適應洞穴深處的環境,所以夜以繼日還要不斷有人給他們按摩身體,強迫他們起來運動,否則巖蟲身上很快就會長出黑斑,那是裡面的血肉統統壞死了,就不能吃了。
這些工作,佔去了99%的地底人,99%的時間,可以說,整座10084區,都是圍繞著“巖蟲”而存在的。
李耀根據剛才看到的石筍、鍾乳還有巖壁上洞穴的數量,飛快計算了一下巖蟲和地底居民的數量之比,發現相對於10084區的人口而言,巖蟲的數量似乎太多了一些,即便統統殺了吃肉,也吃不完這麼多啊,如果能少養幾頭的話,人們豈不是能輕鬆許多嗎?
厲嘉陵搖頭說他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剛才就說過,雖然地底人辛辛苦苦飼養了這麼多巖蟲,但平時也捨不得大塊吃肉的,隔幾天能有一小片肉切碎了拌進肉粥裡就不錯了。
絕大部分巖蟲在蛻過三次皮,徹底成熟之後,都要扛到上面的城鎮,也就是編號在1000到9999之間的“四位數區域”,去換取寶貴的能源,民用法寶以及武器。
10084區域的地底居民,終究不是徹底矇昧無知的野蠻人,他們還保留著基本的語言和文化,還有一小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