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2 / 4)

小說:強秦 作者:辯論

所有人都抱著僥倖的心理看著這場大戰的到來,至少有一個人不是,那就是趙國的大將軍廉海。此時他正與自己的一班下屬在分析著秦人伐楚成功的可能性以及他們的成敗對趙國的影響。“以屬下看來秦人這次伐楚未必如其他人想的那麼容易,畢竟楚人中多的是驍勇善戰之人,一旦面對破國之危,必然會使他們迸發出極強的力量。”一名偏將說道,有一些將領也紛紛附和他的說法,認為秦人未必那麼容易就能取下楚地。

但是隨即便有另一名將領提出了異議:“可是這次帶兵的可是章邯啊,他用兵很是厲害,再加上這十萬人馬都是精銳之師,甚至可說是秦人最後的力量,如果沒有十成把握,章邯未必會孤注一擲。想當年就是章邯帶了幾萬人馬就將我趙國差點滅了,要不是胡亥突然招他入咸陽,我們現在可能就都是秦人的階下囚了。”許多見識過章邯厲害的趙將開始贊同他的看法。一時堂中爭論不休,各執一詞。

“其實你們這麼爭論與事無補。”廉海在他們爭論了好一會之後才用手示意大家停下來聽自己說,“這次秦人伐楚無論是否成功,其實對我趙國都有利有害,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將這些利害都找出來,當戰爭結束之後好做出有利於我們的事,而將有害的一面降的最底。”

眾人聽到廉海的話,才想到自己剛才的爭論對趙國四一點好處都沒有的,於是便都看向了廉海,他們都是帶兵的將領,只知道在戰場上與敵人交鋒,至於戰鬥外的事情就不是他們所能夠看懂的了。廉海也知道他們的底細,於是索性將問題分析給他們聽:“要我判斷秦楚之戰,我也認為秦這次滅楚的可能性很大,一是章邯確是難得的名將,二來是因為這次楚人的內亂。那項羽雖然只帶走了楚軍中的兩三萬人馬,但對楚軍的打擊是很嚴重的,楚王顯然不會再象以前那樣信任項家的人了,這必然導致項梁帶兵時不能盡展所能。一旦秦人真的將楚國滅了,對我趙國來說好的一面就是去年我們助齊破楚的仇就無人來找我們報了,但同時我們也要防著章邯挾戰勝之軍對我趙國發動攻勢。”

眾將一聽,臉色就有些變了,如今邯鄲城中計程車卒不過五萬,一旦秦人真的挾勝來攻,不論在氣勢還是實力上趙國都無法與秦相抗衡。廉海看到了眾人的反映,笑道:“大家也不必慌張,只要我們在秦最終勝利之前揮軍攻秦軍後方,則就算他們能把楚滅了也會損失慘重,從而無法再對我趙國用兵。而一旦是楚勝秦,則可能讓秦人顏面無光,章邯可能會帶著軍隊將我趙國滅了,使自己不至於以完全失敗而結束這次出征。”

“所以在我看來,這次秦楚之戰對我趙國最有利的結果就是秦楚打個兩敗俱傷,秦無法滅掉楚,但同時卻將楚的主力盡數殲滅,這樣我大趙就可趁機先將失利的秦人除掉,然後再趁楚無力看管自己的領地時佔他幾座城。當然這並不是我們說就會出現的情況,這需要我們根據戰場上的情況作出相應的反映。好在我趙國處的位置離楚最近,正好可以及時做出有利於我們的反映。”於是趙人在廉海的帶領下就開始了他們的觀望,並隨時準備著從兩國交戰中謀取自己的利益。

趙國的盟友齊國可就沒有他們那麼多的小九九了,自從上次楚人伐齊導致齊人死傷無數之後,齊國就一蹶不振,現在他們倒是很希望秦國能夠將楚國完全滅掉好為自己報這一箭之仇。齊人也完全沒有想要趁著這次的秦楚之戰而謀取自身利益的想法,這也是齊國從來的立國之道有關。他們從來就想偏安在東方過著自己舒適的日子,中原戰得再厲害也和他們無關。這種思想有好有壞,好的一面是在春秋和戰國的初期,齊國的國力一直在天下各國之上,百姓富足,社會安定,但壞處則是當秦開始崛起之時,齊依舊是隻看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最終當秦解決掉其他五國時,齊也隨之被秦滅了。如今齊國依舊抱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思想看著秦楚大戰,同時他們內心是希望秦能幫自己將楚滅掉的。

這並不是齊國人的眼光沒有趙人長遠,而是由各自的形勢所決定的。趙國雖然被秦差點滅國,但這已經是幾年前的事情,現在趙人已經有所恢復,他們很需要得到一些城池來重新發展,這也是為什麼趙人最終會出兵助齊破楚的原因之一。而齊人則是剛受到大的傷害,至今都沒有能力向外發展。同時齊人因為地處最東,與秦人的距離最遠,這也導致他們沒有趙人那樣的切膚之痛,對他們來說楚國的威脅比秦國更大。

這就導致了齊、趙兩國完全不同的想法和做法。

但是趙將廉海還是有一句話說錯了,如今天下能夠在最快時間內就知道戰場變化的不是趙人而是遠在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