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成為孤兒、18歲進軍隊乃至移民荷蘭的經歷,外界媒體所依據的基本還是本報2001年10月29日的那篇報道;乃至今天,在那些以揭露楊斌的黑幕為基調的報道中,關於“廣華化纖——歐亞農業——英豪科教”那段歷史,外界更是一再地以接近於抄襲的筆調進行引用。
或許這就是在第一時間、對第一當事人進行獨家報道的新聞價值。這樣的價值甚至包括了被別人抄襲。
在後來的工作中,每當有《21世紀經濟報道》的同事因為自己的獨家報道內容被抄襲而氣憤時,記者總是進行調侃式的撫慰:“我們不就是要為別人提供值得抄襲的材料的嗎?”
“黑馬富豪”現身之後的這一段故事或許值得一提。
就在記者報道楊斌之後的一個多月,在財經媒體圈子頗為活躍的媒體沙龍機構“e…talking”的主持人路彬彬小姐找到記者,說他們要組織一次活動,主題是“財富與人生”,準備邀請的嘉賓有4位,全部是本次“福布斯中國100富豪榜”的上榜人物:劉永好(第1名,新希望集團)、楊斌(第2名,歐亞集團)、吳鷹(第67名,UT斯達康)、南存輝(第65名,正泰集團)。
楊斌的邀請自然希望記者從中聯絡。記者將邀請資料發到楊斌辦公室後,對方轉達楊斌的意思:有哪些富豪參加?有哪些媒體採訪?
記者回復說有劉永好參加、有中央電視臺採訪後,楊斌在電話中同意:“好,我們參加。”
時間應該是在2001年11月底到12月初之間,地點是北京的華僑飯店。當天晚上,容納100來人的會議廳顯然非常擁擠。晚上7:00,楊斌準時從瀋陽趕到,乘坐的是包租的公務飛機。
楊斌,這位從小就受苦的窮孩子和在國內默默無聞了7年之久的富豪,終於找到了說話的講臺,座談節目當中,楊斌的話鋒凌厲,對於主持人的每一個問題都要進行積極的回答,一反過去7年中低調的姿態。
而楊斌的談話,涉及歸國與創業、職業經理人與家族式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