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的《孫子兵法》。那麼,這部《孫子兵法》13篇到底有些什麼內容呢?
2.《孫子兵法》
第一篇的題目叫做《計篇》。《計篇》論述了在開戰之前和戰爭中怎樣進行謀劃的問題,並論述謀劃在戰爭中的重要意義。具體來說,孫武認為,在開戰之前,必須要對敵我雙方的基本條件作周密的研究和比較,只有這樣,才能制訂出正確的作戰計劃。孫武還認為,決定戰爭勝負的基本條件有五項,就是“道”(道義)、“天”(天時)、“地”(地利)、“將”(將帥)、“法”(法制)。對這些條件比較清楚了,就可以判斷戰爭的勝負。在戰爭進行過程中,也必須根據利害關係和不斷變化的形勢來時行研究和謀劃,採取機動靈活的措施,做到“攻其不備,出其不意”地打擊敵人。孫武認為,謀劃周密就可能在戰爭中獲勝,謀劃不周難以獲勝,根本不進行謀劃肯定要失敗的。
吳國崛起(2)
第二篇的題目叫做《作戰篇》。《作戰篇》論述了速戰速勝的重要性。孫武認為,因為出兵打仗要耗損國家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拖久了就會使軍隊疲憊、銳氣挫傷、財貨枯竭,別的諸侯國會乘機進行進攻,所以,必須速戰速勝。而要速戰速勝,就不能以簡陋的作戰武器去攻克堅固的城寨,也不能在國內一再徵集兵員和調運軍用物資,還要用財貨厚賞士兵,還要優待俘虜。
第三篇的題目叫做《謀攻篇》。《謀攻篇》論述了用計謀征服敵人的問題。孫武認為“不戰而屈人之兵”是最理想的作戰方案。而怎樣才能做到“不戰而屈人之兵”呢?孫武認為應該透過政治攻勢、外交手段和武裝力量來征服敵人。具體來說,如果敵強我弱,就應該集中優勢兵力戰勝敵人,即有十倍於敵的兵力就包圍敵人,有五倍於敵的兵力就進攻敵人,有一倍於敵的兵力就設法分散敵人,和敵人的兵力相等就要善於戰勝敵人,比敵人的兵力少就要善於退卻,戰鬥力不如敵人就要避免與敵人作戰,不能強拚硬打。孫武在此篇中提出了“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的光輝思想,認為謀略必須建立在瞭解敵我雙方情況的基礎上。
第四篇的題目叫做《形篇》。《形篇》論述了用兵作戰要先為自己創造 “立於不敗之地” 的條件。孫武認為:戰爭的勝負決定於敵我雙方力量的大小,要想戰勝敵人,還要等待有利時機,善於抓住敵人的弱點。他認為,要在作戰中取勝,必須善於對待攻和守的問題。兵力不足就守,兵力有餘就攻。防守時要十分嚴密地隱蔽自己,進攻時要打得敵人措手不及。這樣,就能達到“自保而全勝”的目的。
第五篇的題目叫做《勢篇》。《勢篇》論述了用兵作戰要造成一種可以壓倒敵人的迅猛之勢,並充分利用這種迅猛之勢。怎樣造成這種勢呢?除了要使自己具有戰勝敵人的強大力量之外,還要選擇熟知軍事、知人善任的將帥,善於指揮士兵用假象迷惑敵人,引誘敵人陷入圈套,然後用伏兵狠狠地打擊敵人。
第六篇的題目叫做《虛實篇》。在《虛實篇》裡,孫武論述了用兵作戰須採用“避實而擊虛”的方針。怎樣才能做到避實擊虛呢?一要使我方處於主動地位,使敵方處於被動地位,把戰爭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裡。善於用兵作戰的人,能夠設法調動敵人,而不被敵人所調動。二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打擊敵人兵力空虛之處。三要集中自己的兵力,並設法分散敵人的兵力,造成戰術上的我眾敵寡。孫武指出,運用避實擊虛的作戰方針,要從分析敵情出發,要隨著形勢的變化,因為戰爭過程中的眾寡、強弱、攻守、進退等等關係處在急劇變化之中,“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第七篇的題目叫做《軍爭篇》。在《軍爭篇》裡,孫武論述瞭如何在戰爭中使自己掌握主動權的問題。孫武認為:一、必須瞭解其他諸侯國的政治動向,必須熟悉地形,必須使用嚮導,做到情況熟悉;二、必須行動統一,步調一致;三、要指揮正確,機動靈活。
第八篇的題目叫做《九變篇》。在《九變篇》裡,孫武論述了靈活機動地指揮作戰的問題。孫武強調,首先,在有利的情況下要想到不利的因素,在不利的情況下要想到有利的因素;其次,要根據不同的對手,採取不同的手段;第三,要立足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不能存僥倖心理;第四,要全面、慎重、冷靜地考慮問題。在這裡,孫武大膽地提出了“君命有所不受”的軍事名言。。 最好的txt下載網
吳國崛起(3)
第九篇的題目叫做《行軍篇》。在《行軍篇》裡,孫武論述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