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火星建造農業艦(1 / 2)

20年,自從地球正式開始製造方舟主艦後,月球和火星同時開始製造其他配屬艦船計劃也提上了日程。

地球和月球已經開始使用金星能源了,自然可以展開造艦計劃。可是火星由於路途太遠,需要從月球開始建造遠端無線電力傳輸中轉站4萬座,現在距離這個數量還有段距離。

飛象集團火星分部在莊依依的帶領下,開始了氫燃料發電工程。

然後將電力傳輸到太空,依靠火星號飛船作為太空港,開始建造計劃中的農業船。

月球主要建造工業船,地球建造主艦和居住船。

軍事飛船最後建造。

莊誠一家參觀了氫氣發電廠、水源淨化廠,電解廠,各種冶煉廠。

對於現在火星的發展,莊誠還是很滿意的。

火星經過這幾年的改造和淨化,已經把空氣質量提升了很多。

二氧化碳的含量進一步的降低,氧含量在增加中。

大氣層中的水蒸氣含量加大了很多,經常會有自然的降雨。當然人工干預也是必不可少的。

再有就是植樹造林工程,在偏遠的山區,整個火星形成了一個有組織造林運動。

把地球上溫帶寒帶的樹種也帶到了火星。

有了降雨,土地溼潤了,地面之下的微生物也就漸漸的發展起來。

當然這些物種,包括微生物都是從地球引進的。這對於土壤的改造至關重要。

火星先期在赤道播撒草籽,後來擴散到了全球。

草每年都會落葉枯黃,這對於土壤的改造是很重要的。凡是有機物死亡之後形成的腐殖質會形成土壤的重要組成部分。

草食動物的飼養是為了形成不要的生態迴圈。

無論是青草還是枯草,牛羊馬鹿既可以清潔草原又可以形成糞便,加速土壤的進化。

至於在火星建造配套的農業艦,主要是考慮火星移民的實際需要。在不離開太陽系的情況下,這些農業艦對火星移民的生存至關重要。

農業艦,顧名思義,就是生產糧食的太空艦種。主要就是生產地球的主要農作物。

主食如小麥、大麥、水稻。

經濟作物,玉米、大豆、土豆、高粱等等。

當然也有很多的蔬菜和瓜果等。

農業艦每建造完成一艘,就會有地球的農業專家和農民來到艦上,開始了農業艦的種植生產活動。

由於有仿重力系統,所以艦上是有土壤的,其中一部分是火星的土壤,一部分是地球的土壤進行了改良處理,整個種植區都是滴灌系統,屬於精細化種植。

糧食產量是非常高的。

最低可以達到10噸畝。如果使用更好的種子,產量將會提高到非常恐怖的20—30噸畝。當然現在人類已經很聰明瞭,輕易不會使用這樣的種子了。可要產量夠吃就行,沒有必要一次性產出那麼多。

按照火星現在的生產能力,一年也就能生產一艘農業艦。

因為這樣的生產型艦種都是體積非常龐大的,主要體現的就是能源系統和各種生產控制系統。

沒有任何的防護設施。連基本的電磁盾都沒有,主要的原因就是要節省能源。

要說現在的科技水平確實已經很高了。

整個農業艦500平方公里的面積裡,種植各個階段的控制都是人工智慧在處理,田間的巡視也是專業的巡視機器人在工作,它們會把田間的情況及時的反應給中央計算機,比如發現作物生病了,它們會直接把病變部分摘取,進行分析後,把資料傳輸給中央電腦,各個巡視機器人都會發現情況彙報情況,這樣中央電腦就知道病變的範圍和程度,它就會自動指示病蟲害防治系統,自動調配藥物,對作物進行噴淋,來醫治病害。

整層的農業專家和農民只有500人左右。

他們是作為機動力量存在的。

當農作物成熟收穫的時候,會有專門的收割系統在地塊收割作物,自動進行脫粒,裝入包裝袋,運進倉庫。

每個包裝袋上都會打上這是什麼糧食,在哪艘農業艦第幾層什麼編號的地塊生產的,日期是哪年哪月哪日。

這是在糧食收穫的時候就打上的,是不可更改的記錄。

整艘農業艦隻有1萬人,管理維護著1萬平方公里的面積,著實有點可怕。

因為計劃要建造30艘這樣的農業艦,每艘農業艦都保證一種或者幾種主要的種植作物,這樣就會有30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