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話,訓了兒一頓,兒還受到了系裡的通報批評,賠了他五百元醫藥費。
兒的心情從此極為自卑、苦悶、孤獨,終日鬱鬱寡歡。同樣是莘莘學子,父輩的財富、權力所形成的引力場,居然延伸進校園,可以為子女增添自豪與尊嚴;兒卻因為貧困、出身低微,在校園裡成為被那些紈絝子弟們嘲笑、譏諷、調侃的物件。笑貧不笑娼的拜金潮,在校園裡居然如此盛行,大行其道,這是令兒所始料不及的。兒不止一次在日記裡寫下,要是我的父母是局長、市長或是大款、老總,該有多好,兒會活得多麼瀟灑、多麼揚眉吐氣!唉,嚴峻的客觀現實擺在面前,兒卻偏偏是從下崗工人家庭走出的苦孩子、窮孩子,兒的命咋就跟黃連似的苦呢!
說到這所被人們所景仰的名牌大學,兒在這裡雖然已經渡過了三年多的歲月時光,兒至今仍然感到對它感到有種莫名的陌生與敬畏,沒有感受到一絲的親切和溫暖。其實,這所令人羨慕的大學校園,遠非一方人間淨土、聖地,在兒的眼裡,它就像一座龐大的人才培養的巨大工廠,為“工廠”帶來源源不斷經濟利潤的,就是我們這些被喚做莘莘學子的生源!經濟利益主宰掌控著校園內的每一寸空間。每年從這裡畢業走出的高材生們,一流的奔了美、英、法,二流的去了日、澳、新、韓,三流的就近游到了香港、新加坡,四流的留在國內考研或就業。兒在懷疑,這所國內名牌大學,究竟在為誰培養高等人材?它簡直就是美國哈佛設在中國的考博預科班!出國留學學成歸國的有之,但畢竟是少數,絕大多數都留在了海外,等於為人作嫁,替美、歐、日在培養高階人材,兒對此感到困惑,不知這種現象是時代的進步,還是教育的失敗。與這些能出國留洋的同學相比,憑咱家的經濟實力,兒畢業後,只能留在國內發展了,兒不敢萌生出國留學的念頭,一位下崗工人的兒子,根本就沒有去海外留學的經濟基礎。兒終於看清了自己渾身上下那幾兩瘦肉,認識了真實的自我。這是一種不公平的競爭,每每想到此處,兒就有些心灰意冷,心理酸酸的、苦苦的,很不平衡,陷進極度苦惱、自卑的泥潭中。
娘,您常說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其實,將兒女撫養成人,完成學業,直到成家立業,也是天下每位做父母的應盡責任和義務。人,做為一個生命個體,生理的需求,決定了人的自私本能,自私也是人的天性。兒承認,兒是一自私的男孩。人,只有在自身的需求獲得滿足後,才能有所付出和奉獻。當代社會,人們不都是這樣嘛!現在,不論誰家的孩子上大學,也都是一筆巨大的智力投資,都要花很多很多錢的啊,這些,您二老是應有思想準備的,怕花錢或者供不起,當初就別逼兒考大學啊!現在您又寫信埋怨兒花錢多,譴責兒的生活*,早知今天,何必當初呢。兒承認,兒平時花錢可能是多了點,可兒這是為了提升自身的尊嚴,免得讓人家瞧不起,罵兒是窮癟三!兒這樣做,同時也是為二老掙些臉面,掙些自尊啊!再說,將來兒工作後,也會加倍償還的嘛!打個不太確切的比喻,娘現在對兒的投入,就是零存整取,二老日後的晚年養老送終,還得靠兒嘛!其實,父母對兒女的付出,都是有償和需要償還回報的,這些起碼的人生道理,兒還是明白的。
關於改寫入校繳費通知單的事,兒的做法確實是不對,在此鄭重向您道歉認錯。可您不知道兒將向您多要的那兩千元,是用於請客了,請了系裡的三位主課教授、講師,到校外一家大酒店吃了頓便飯而已,並沒有揮霍亂花。這些人情投入是必須的,只是資金有限,顯得太寒酸,有些掉價!請與不請,是一碼事,花費多少又是另外一碼事!現在的老師教授們,遠非娘理想中的為人師表類的正人君子,嫖娼的教授,抄襲剽竊的老師,想法從計劃外學生家長口袋裡向外抓錢的校招生辦,等等,都已是司空見慣、習以為常的現象了,兒在此種環境中,潔身自好,能夠安靜用功讀書,就很不容易了。送禮請客,搞人情外交和銀彈外交,兒在這方面與別的同學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羞殺兒也,不值一提。請客這事,怪就怪在不應當初瞞著二老。
關於以後每月生活費,娘,您老看著辦,您願寄多少就寄多少吧,量力而行,千萬別累著您,別苦著您了。兒已和女友商量好了,從下星期開始,我倆利用週日出去做家教掙錢,嘗試自己養活自己。今年暑假也不準備回家,計劃留下來,在城裡打工多掙些錢,儘可能為老孃老爹分擔些經濟壓力。至於是否退了租房搬回學校去住,和結束我倆目前的同居生活,這是兒個人的私事小事,娘就不要過問為此分心了。同時,也請您不要干涉指責兒與女友的同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