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3 / 4)

小說:燕山樵夫雜文集 作者:竹水冷

絕對一視同仁,壽數到了,到了該上路時,該去天國的去天國,該下地獄的下地獄,沒什麼好商量討論的。金錢、權利在死亡面前,顯得那樣蒼白乏力、黯然失色。

敬鬼神而遠之,連孔老夫子那樣的聖人先哲,都對鬼神敬而遠之,普通百姓們對死神就更加誠惶誠恐、敬畏得遠遠避之了。

中國的古代人們,雖然對死亡從滿了敬畏恐懼,但對死亡琢磨的還是很透也很細的,還弄出些相當繁瑣的程式儀式來。當人將亡時,先喝過孟婆湯,再登望鄉臺,到了斷魂橋上,就要真正離開人世了,至於是飛昇金壁輝煌的天國享福,還是下油鍋斧劈的地獄受罪,就看你在陽世平生行善或做惡了。

古人們所創立的死亡文化習俗,可謂博大精深,頗具民俗特色,陰間地獄竟有十八層之多,由閻王、判官、小鬼管理,閻王殿、*簿、鎖魂索,以及懲治鬼魂們用的刀槍劍斧、油鍋火爐等等刑具,可謂門類齊全,那陰間形態與管理體制很像陽間的監獄。至於你去第幾層地獄,受何種懲罰痛苦折磨,就看你在陽世的惡行多寡而定。你若親身遊歷四川酆都模擬的陰間地府鬼城,其產生的震懾恐懼效果,便會為之震撼,更令人歎為觀止。此種死亡文化的精神核心,其目的便是勸人行善積德,對作惡起到警世震懾作用。

對於天國,古人們想象的極為美好而浪漫,那是充滿快樂幸福的世界,金壁輝煌、瓊漿玉液、祥雲繚繞、歌舞昇平、是個完全沒有痛苦、沒有矛盾的極樂世界,也許是對行善之人的鼓勵獎賞吧,在天堂的藝術大廳的輝煌絢麗的壁畫裡,畫滿了可供人間善人們充飢解渴的大餅與結滿梅子的梅樹,這些高懸在天堂裡的大餅、酸梅,讓地上人間的凡人們翹首仰望。有了這些足以為之充飢的畫餅、止渴的酸梅,便可時常美美地來一番精神會餐了。死後能享用天堂裡的美味佳餚,大概也是一種精神慰籍與美好的嚮往。

在中國傳統民俗文化與佛教文化理念中,人生是有因果報應、輪迴之說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而是時間未到。而這報的最終結果,就是死亡,及死後的去向。人世間最惡毒的咒語莫過“你將來不得好死!”

死亡,一個人個體生命系統的徹底崩潰,完全終止執行,隨著靈魂賴以居住的軀體的消失解體,靈魂也隨之散去,頃刻間化為無有,靈魂飛離肉體的剎那之間是極其短暫的一瞬。存在產生意識,當意識失去了存在的土壤與空間,意識也就徹底消亡了,一個活生生的人,一個由血肉之軀和精神組成的人,便在茫茫人海中永遠消失了,尤如一粒石子投如平靜的水面,濺起幾圈漣漪後,水面很快又恢復了原有的平靜,仍舊波光如鏡、風光迷人。據國外有人研究,人剛死的那個時刻,體重會減輕21克,據說這21克就是靈魂的全部重量。究竟是否屬實,還有待人們進一步驗證。如果靈魂真的具有重量,那麼靈魂就是生命物質的一種形態。

一個人的突然暴卒或早逝,會在親人的心中,造成強烈震痛,產生巨大悲哀!在一般人眼裡,則象秋天裡隨風飄落的一片落葉。一位偉人或國家首腦人物突然辭世,則時常會改變歷史的程序,由此產生政壇風暴或政局動盪。由此可看出人的生命質量差異的巨大!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當一個人走完人生漫長旅程,行將就木,即將離開人世時,為之奮鬥終生得來的名利地位、萬貫家財這些身外之物,卻一樣也帶不走時,方悟出幾分人生真諦,來時赤條條的來,去時赤條條的去,人生來世一遭,唯一能帶走的就是滾燙炙熱的感情,還有那刻骨銘心的深深遺憾!。

古代帝王們,向來都把死亡看得無比莊重神聖且隆重。皇帝一旦登基即位,便開始為自己的後事做準備,修建自己百年後享用的奢華陵寢,刻碑銘文,夢想流芳百世、永垂不朽,讓後人紀念他的豐功偉績與浩蕩皇恩。但歷史卻時常與這些皇帝們開玩笑,你越想流芳百世、永垂不朽,卻很快被人們所遺忘唾棄,有的甚至反而遺臭萬年!在這些利令智昏的皇帝中間,面對死亡,最冷靜、理智、清醒的當數武則天了,她在自己墓前豎起一塊碩大的無字碑,百年後的是非功德聽任後人評說,無字勝過有字百倍。

在歷史的紀念碑上,卻常常深刻上一些當初並不想永垂不朽、流芳百世的古人,反而為後人所紀念。象張衡、李時珍、李白、杜甫、司馬遷······他們的成就、詩篇就是最好的墓誌銘,就是流芳百世的最佳碑文!

生命是一個過程,是一種體驗,生命重在質量而不在長度。有人苟活在世,他們的心卻早已死去,成為一具沒有靈魂的形屍走肉,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