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4 / 4)

小說:燕山樵夫雜文集 作者:竹水冷

但沒有統一中原,反到連他親自輔佐創立的蜀國,也在頃刻間煙飛灰滅,是蜀國的悲劇,也是諸葛亮的最大人生悲劇!倘若諸葛先生在九泉之下有知,不知會做何感想?不知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生前是否曾預見到蜀國的滅亡?他是否占卜到自己與蜀國的徹底失敗?

諸葛亮最終敗給了誰?經在下研究分析,得出如下結論:諸葛亮最終敗給了天時與天意--天不滅曹!在滾滾向前轉動的天意巨輪面前,任何人的謀略、智慧的力量,都是渺小可憐的!何為天意?民意也!春秋無義戰,其實三國時代的連綿戰爭,也是無義之戰,曹操、劉備、孫權等人為爭奪領地城池,所發動的連綿不斷的戰爭,給老百姓帶來了極其巨大的災難與痛苦,人心思安,人心思定,成了三國時代的民意象徵。

何謂天意?竊以為天意乃宇宙客觀世界中,物體、物質、事物運動中,所具有的執行、發展的內在規律。它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而改變,潛而無形,浩浩蕩蕩、不可抗拒,順之則昌,逆之則亡。諸葛亮一統中原的雄心壯志終成空夢,他的失敗,在於當時以蜀國的綜合國力、軍力,在並不具備統一天下的實力與條件的情形下,勉力頻頻北伐征戰,屢戰屢敗,加之戰略與戰術上的諸多失誤,最終導致了不可避免的徹底失敗,脫離了客觀實際的良好願望,不可能達到預期的良好結果,諸葛先生壯志未酬,英年早逝,飲恨黃泉,成為中國歷史上一大悲劇性人物,在當時特定歷史條件下是一種必然結果。人們不禁深思詰問,蜀國擁有神機妙算的諸葛先生為三軍統帥,反倒最終落得亡國的下場?原因何在?天意在此與諸葛先生開了個天大的玩笑——天不滅曹!

劉備白帝城託孤辭世,諸葛亮以相父身份,輔佐幼主劉禪,治理蜀國,此時的諸葛亮雖為相父,實為蜀國不是皇帝的皇帝,攝軍政大權於一身,獨步於蜀國政壇上,縱橫馳騁,頗為得志,失街亭後的自貶,也是做做樣子,權力絲毫未減,仍在蜀國政壇上叱詫風雲,威風不減當年。客觀地看,諸葛亮治理蜀國那些年,把蜀國治理得還是相當不錯的,提高了國力與軍力,政績輝煌卓然。但諸葛亮此時也出現了重大的失誤,埋下了蜀國亡國的禍根——完全忽視了對劉禪從政素質的培養與鍛鍊,子不孝,父之過,劉禪日後的*昏庸無能,身為相父的諸葛亮是難辭之咎的。當諸葛亮五丈原突然歸天后,蜀國的權利中心不可避免地出現了真空,歷史把劉禪真正推上了蜀國政治權力舞臺中心。劉禪這位昏庸無能只知縱情享樂的一國之君,便開始把蜀國一步步推向了亡國的深淵。蜀國有劉禪這樣胸無大志的昏庸皇帝執掌朝綱,焉能完成一統天下的大業?焉能不成為亡國之君?天意便自然轉到雄心勃勃、軍力日盛的魏國頭上了。滅六國者,非秦也;滅蜀國者,非魏也,乃蜀國自己也!乃劉禪自身也!天意難違,諸葛亮終究敗在了天意麵前!

翻開東、西方的軍事戰爭史,不難發現,東方軍事發展的核心是重在一個“謀略”上;而西方軍事發展的核心始終是在發展實力(武器裝備)上,其明顯差異不言而喻。此種差異,在中國古代軍事家們身上表現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