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泰囧》的影響(1 / 2)

第224章 《泰囧》的影響

在幾年前,國內還只有2000多塊螢幕的時候,那個時候,很少有人做電影。因為除了那些大導,其他電影基本上拍一部虧一部。甚至有些拍完了都不能上映。

當然,那些拍藝術片的第六代導演們除外。他們拍電影,主要是送到歐洲去衝獎。要是拿獎了,自然少不了錢。沒拿獎也沒關係,歐洲三大電影節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交易市場,而且西方對中國的瞭解還很片面,他們也樂意透過電影這種方式來了解中國。所以,隨便賣點錢,就能盈利,甚至第二部的拍攝資金也就這麼來了。

以後,中國國內電影市場的蛋糕變大了,各種什麼人都能夠當導演,然後國內電影的票房動不動也能夠賣到幾億、十幾億這種程度了。

於是就出來一幫人,開始罵第六代導演,說他們只會拍討好歐美西方的電影來拿獎,只會拍中國的落後與醜陋,展示藝術難道就只有苦難與落後嗎?

這種話,雖然有一部分是事實,但說的根本就不全面。新中國成立以來,學院派的導演們,用的教材,受的教育,都是歐洲電影理論的那一套。也就是說,把電影當作一種藝術,而不是商品。

他們會在電影裡張揚個性,討論社會、政治,揭露人性。這其實很正常,因為不止中國的第六代導演這麼幹,歐洲的導演們也是這麼幹的。

所謂的學院派導演們,本來就不會拍什麼商業片。然後在90年代末期到21世紀初期那十來年,中國的電影市場本身就已經萎縮得不像話了。你能想象這麼大的一個國家,全年票房居然只有幾億?

所以他們不拍藝術片去衝獎,難道去拍那種放到電影院去也沒有人看的電影?理解一下,大家都是要恰飯的好嗎?

而且,除了一些不能說的電影之外,其實很多第六代導演們的藝片術還是挺不錯的,也不全都是拍中國的落後與醜陋。他們在電影中所討論的東西,所使用的技法,都很有存在的必要。

話扯回來,你看,幾年前,國內電影市場都這麼爛,所以國內真正厲害的,還得是馮曉剛馮導。他壓根就不想搞什麼藝術,一門心思想搞錢。

馮導加華宜加葛大爺,當年可以說就是國內電影市場裡縱橫無敵的金字招牌。一旦馮導想要拍電影了,無數投資人會揮舞著鈔票衝上來。

直到張導的《英雄》橫空出世。其實張導在《英雄》之前,票房號召力是沒有馮導這麼強大的。張導以前也是拍藝術片的,在歐洲拿獎拿得手軟,江湖地位也很高。但在國內的受歡迎程度,還真沒有馮導這麼吃香。

沒辦法,馮導能賺錢呀。

其實張導也一直想轉型,他也覺得老拍拿獎的片子沒什麼意思了,關鍵是這麼搞,有點對不起老搭檔張瑋平呀。

李鞍導演搞了《臥虎藏龍》之後,二張聯手,搞出了《英雄》,從此拉開了國產大片的序幕。

英雄火遍全世界,在北美的版權都賣出了天價。好傢伙,國內無數人頓時就眼紅了。於是吟詩的陳導開始搞《無極》,話說,原時空《無極》上映的時候,李懷安也去看了,很不好意思的在電影院睡著了。後來就只記得《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了。

然後馮導也想證明一下自己是個藝術家,跟風搞了《夜宴》。聽說夜宴的編劇,是專門寫文藝片本子的,他寫的劇本,好像沒有一個贏利過……也不知道馮導和華宜是怎麼有膽量拍板投資的。難道是因為編劇說了,這將是中國第一部把莎士比亞搬上銀屏的電影?

沒錯,《夜宴》是根據莎士比亞的作品改編的。

幾年前,國內的商業大導,只有張導和馮導等有數幾人,嗯,可能還得加上香江電影圈衰落之後北上拍片的那幾位資深導演。

你看,全國電影院就這麼些家,螢幕也就這麼幾塊。一年的大製作也不多。基本上春節檔,是馮導的天下。後來又加上了張導。後來北上拍片的香江導演們一看,競爭不過呀。拿什麼跟馮導和張導打?

於是他們只能另闢蹊徑,於是漸漸開始,國內就有了暑期檔和國慶檔的概念。甚至情人節檔期也逐漸出現並形成了。

培養觀眾進影院看電影的習慣很不容易的。大家更喜歡在家裡看電視。這也是幾年前,經典電視劇層出不窮的原因。大家愛看電視,創作者們也都在巔峰。電視臺願意買,廣告商願意投。這是一件多贏的好事。

有了電視劇,誰特麼願意去做電影啊。投幾十萬一百萬,可能什麼水花都聽不到,投幾百萬,投一千萬,起碼幾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