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間點,旺達的王總還沒有成為首富。雖然很有錢,但還遠沒有後來那麼飄。在關於雲夢傳媒的發展方面,他給予了李懷安很多不錯的意見。
李懷安也很聽勸,於是在雲夢傳媒分拆出來之後,迅速與港府有關部門達成了共識。就是在2013年,力推雲夢傳媒上市。
本來李懷安以為,自己旗下的企業,雲夢科技(雲夢網)會是第一家上市的企業,誰曾想,兜兜轉轉,雲夢傳媒眼見著就要拔了頭籌了。
雲夢傳媒率先上市,是各方面的選擇。一方面是李懷安非常缺錢。別看李懷安好像拍電影不差錢的樣子,那是因為數次融資,他把雲夢科技的股份給稀釋出去了,另外還有在幾大銀行的授信借款,再加上雲夢傳媒這幾年出品的作品一直是盈利狀態,這才顯得他好像不差錢。
但其實做電影是非常難的。放眼國內甚至是香江寶島,做電影就沒有一個是不缺錢的。現在市場環境已經好轉了許多。在幾年前,誰有錢願意來投資電影呀。你看bAt幾家,有錢吧,他們這會壓根就不會碰電影,要直到娛樂市場涉及到了他們的版圖了,或者是利益大到他們也動心了,這才參與進來。但那也要到幾年之後了。
在改開之前,拍電影那是各大國有電影製片廠的事。上級下達任務,各大電影廠就開始召集人馬開始拍攝,拍攝完成之後,往上面一交,就不用他們管了。他們也不用去管票房和口碑。因為電影院也是國家的。省、市、縣都有電影院,到了鄉鎮就有電影站。
當年農村裡面的露天電影播放,就是電影站負責的。村裡一通知某天要放映電影,各大生產隊的早早就拖家帶口的去佔位置,然後賣各種小吃的也紛紛聞訊趕來。
電影放映之前,烏泱泱的一大片人,在空闊的地方,各自交談,或拉著家常,或分享八卦。四周,小販們的叫賣聲,頑童們的嬉鬧聲,交織在一起。這就是農村裡唯一的娛樂了。
電影站的放映員也很受尊敬,農村裡的家常飯,以及香菸瓜果,那都是少不了的。
再到後來,改革開放了,不搞大鍋飯了。電影廠和電影院,也逐漸被推向了市場。鄉鎮的電影站更是紛紛遭到了裁撤。
電影市場化之後,計劃經濟時代所形成的產、供、銷關係重新洗牌。1993年,10部“分賬大片”的引進和1999年中美談判結束,中國加入wto開始進入倒計時,這兩大事件給尚處於懵懂之中的中國電影業上了深刻的一課。
打破橫向的區域界限,打破行業割裂狀態,在大市場、大規模、全方位和全行業的基礎上,進行縱向資產聯營,進而重組市場,實現符合電影發展規律的新格局的市場觀念開始深入人心。院線制的建設規劃從此被提上議程。
但是從九十年代到21世紀初的十餘年,能夠取得票房成功的電影寥寥無幾。在國內稱雄的,幾乎都是進口大片(包括港片)。偶爾能夠取得票房成功的,國內只有張一謀和馮曉剛等人的電影。
很多電影製片廠沒有了拍攝任務,而他們自己拍攝製作的電影要麼票房失敗,要麼沒有電影院要。於是各大電影廠紛紛開始轉型搞起了副業。
電影廠這麼一減產,影院沒了電影放,也就沒有辦法吸引觀眾進入到影院中去。再加上錄影機和Vcd的湧入。中國的電影事業進入了極低潮。
之所以張一謀導演的《英雄》在電影史上的地位值得大書特書,並不是說《英雄》有多麼高的藝術成就,《英雄》上線之後被各路專家罵得一文不值……而是因為《英雄》問世之後,極大的提振了國內電影人的信心,它2億多的票房,很明白的告訴了大家,中國的電影事業,還是大有可為的。
於是才有後續的一系列大片問世。在那個螢幕不足3000塊的年代,給中國電影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會與信心。
但能夠有機會拍大片的,國內也只有張導、馮導和陳導等這麼幾個人。所謂的第六代們,因為在國內找不到鉅額的資金扶持,只能拍藝術片去歐洲拿獎,然後透過出售版權來獲得下一部的電影拍攝資金。包括寧導,也是走拍文藝片然後去國外獲獎拿錢的路子。
為什麼?因為國內的有錢人,不願意投資電影。電影投資大,分賬慢,虧損率高。這門生意幾乎沒有人看得上。要到後來煤老闆們的入局,這才讓國內的影視圈,有了那麼一些好日子過。
煤老闆們不懂藝術和投資。他們只負責投錢,然後塞人。要求也不高,讓自己的小三去一趟歐洲走個紅毯,或者是在電影上露個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