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的那些方向上轉過來,但是,現在看來,好像並沒有。
要想比別人先進,不光是要有先進的技術,更要有先進的思維和理念!”陳陽對著眾人說道。
“降維打擊,最可怕的不是技術,而是由技術變革帶來的思維方式的顛覆!”
眾人聽到陳陽的話,一個個神色震撼,繼而羞愧!
尤其是那些已經準備好各種材料和論文,甚至,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報課題的人,現在都默默的又收起了自己的資料。
他們現在所有的研究,所有的課題申報,都是基於原有技術,思維方式還是基於原有列車技術而設定!
“陳教授,有沒有可能,在未來的場景中,磁懸浮脫離軌道,直接代替汽車,行駛在馬路上?”李亮徹底的把自己的論文給收了起來!他現在腦海中冒出了一個新奇的想法!
陳陽的話,為他們開啟了一扇門,這是一片新天地,只要進來,以後就可能是奠基式的人物!
他們不想放棄這個機會。
“李院長這個問題非常好!為什麼我們的馬路擁擠?因為,我們生活在三維空間中,但是,我們的馬路利用卻只有前後左右類似於xY軸的二維場景!Z軸卻始終沒有被利用起來,即使利用,也只是簡單的立交橋轉換,或者地下地鐵,又或者是零星點點的飛機。要想解決擁堵,提高效率,必須完成交通從二維到三維的轉變。即使無法完成徹底的轉變,也要完成層疊空間的利用。
只有把四合院變成高樓大廈,才能容納日益增多的交通線路。”
“轉變?怎麼轉變?難道是飛行器?”
“飛行器只是一種選擇,磁懸浮可以很好的解決。”
“磁懸浮?你的意思是像架橋一樣,搭建磁懸浮軌道,實現磁懸浮的高空執行?”
“差不多。”
“那樣的話,豈不是需要搭建大量的磁懸浮通道,密密麻麻,嚴重影響城市的光線。”
“如果,這些磁橋全部是脫離實體的“場”呢?”
“場?什麼意思?”眾人驚問。
“想必大家都知道太陽的磁拱橋,所有的粒子都在太陽中的磁拱橋中通行,而一旦達到某種極限,就會形成日冕拋射。咱們也可以搭建類似於這樣僅有磁場的拱形橋,磁懸浮透過之後,拱形橋消失。可以實現近地空間的充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