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科幻,現實中不可能擁有這麼小的方舟反應堆,更不可能把這種反應堆戴在身上,無論用什麼方法,都不可能解決。”
“我能解決。”
陳陽的聲音直接打斷了武宣的話。
眾人一笑,隨後,再次看向了陳陽:“陳陽,我知道你對核聚變這方面有很高的天賦和造詣,但是,這方舟反應堆已經明顯的違反了物理常識,不可能實現的,就像一個人就算再厲害也不可能早出永動機,因為它違反了科學常識。”
“所謂的科學常識,不過是現有的科學框架,但是,以現在人類對科學的發展和認知,不過是九牛一毛!
而且,這種東西雖然不如電影中那樣,但是,也不是不能製造!”陳陽說道。
聽到陳陽的話,尤其是關於科學常識的話,眾人心神一震:科學不就是在不斷突破和顛覆中進步嗎?
“你需要多長時間?”武宣對著陳陽問道。
“半年時間吧!若是材料足夠,半年時間,足夠把那個方舟反應堆給製造出來。”陳陽自信滿滿的說道。
“什麼?半年時間? 陳先生,你這樣的人是國之棟樑,半年時間,你可以為國家創造很多奇蹟!是否可以選擇一些別人已經論證過可行的科學研究進行攻關?畢竟,你說的這個小型方舟反應堆,大家都沒搞過,風險還是比較大的。”武宣說道。
他相信陳陽的能力,但是,更相信多年以來形成的科學方法流程,一個人不可能半年內突破一個虛無縹緲的重大的科研課題。
聽到武宣的話,陳陽一笑。
“武老,你放心,我的時間,是絕對不會浪費的,我保證,這個東西製造出來,讓你們大吃一驚,而且就戰略意義而言,絕對不比可控核聚變差,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陳陽自信滿滿地道。
見到陳陽還是不願意放棄,旁邊的袁大偉說道:“陳老師,我們知道你天才,但是,您知道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科學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覺得,您繼續研究可控核聚變,是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