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還能享受到如此豐富的自然資源,這份意外之喜讓趙玉梅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三人繼續漫步在農場之中,不時停下腳步,或是仔細觀察那些即將成熟的果實,或是談論起未來的生活規劃。
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彷彿找到了新的歸宿,心中充滿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池雨微站在茂盛的果樹間,目光掠過一串串誘人的果實,心中卻生出一絲疑惑。
輕蹙眉頭,自言自語小聲道:“這些水果樹看似隨意分佈,並未經過精心規劃,為何不多加種植,拿去市場上換些錢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若是在現代,這樣的資源無疑是財富的源泉。
後來,池雨微逐漸從農場的老知青口中瞭解到瓊州島的獨特之處。
這裡,地處熱帶,氣候宜人,大自然彷彿特別偏愛這片土地,山間田野,果實累累,到了豐收的季節,滿目皆是絢爛的色彩和沉甸甸的果實。
但是,這也帶來了一個問題——水果過剩。
每到盛產之時,價格便一落千丈,甚至有許多水果因無人問津而腐爛在地裡,化為泥土成為果樹的養料。
“要是在現代,有了網際網路的便利,這些水果分分鐘就能銷往全國各地,甚至遠銷海外。或者,可以將它們加工成果乾、果醬,甚至是水果糖,既能延長保質期,又能增加附加值。”
腦海中浮現出了一系列現代化的加工流程和市場營銷策略,但隨即又被現實拉回了70年代。
在這個年代,交通不便,資訊閉塞,運送水果成了一大難題。
遠距離運輸,不僅成本高昂,而且風險極大,稍有不慎,水果就會在途中腐爛變質。
就近銷售,又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周圍都是種植水果的農民,供大於求,價格自然無法提升。
因此,農場在規劃種植時,並未將水果作為主要的經濟作物來發展,而是將更多的精力和資源投入到了橡膠樹的種植上。
橡膠,作為這時重要的工業原料,不僅市場需求大,而且相對穩定,割膠後製成的各種工業製品遠銷國內外,為農場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入。
:()早知道系統能掙錢,還下鄉幹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