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時分,烈日如火,無情地傾瀉在廣袤的甘蔗地上,將每一寸土地烤得滾燙。
在這片被陽光徹底佔領的地頭,知青們正埋頭於繁重的農活之中,汗水如同小溪般不斷從他們的額頭滑落,滴入乾渴的土地。
秦春苗面板已漸顯小麥色,正用力揮動著手中的鋤頭,每一次揮動都伴隨著沉重的喘息。
間隙之中,目光不自覺地落在了不遠處休息的池雨微身上。
池雨微顯得格外與眾不同,身穿一件長袖防曬衣,將身體緊緊包裹,頭上戴著一頂遮陽帽,脖子上隨意搭著一條溼毛巾,隨時準備擦拭即將滾落的汗珠。
“你這樣穿,幹活不熱嗎?”秦春苗終於忍不住,停下手中的活計,向池雨微喊道。
語氣中既有不解,也有一絲不易察覺的羨慕。
池雨微聞言,從草堆上微微抬頭,目光穿過遮陽帽的陰影,望向秦春苗,嘴角勾起一抹淡笑。
“相比熱,我更怕曬黑。”
秦春苗聞言,一時語塞。
周圍的知青們,無論男女,早已被烈日曬得膚色黝黑,這是他們在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的印記。
剛開始過來的時候,她也會注意防曬什麼的,但後來活越來越重,天氣越來越熱,也只能躺平任曬。
心中雖有腹誹,認為池雨微有些過於“矯情”,但秦春苗並未將這話說出口,怕被懟。
心想著:她到要看看,池雨微能堅持到幾時,現在看著是白,要不多久就會跟她們一個樣。
中午的食堂滿是蔬菜清香,少了些油水豐盈的誘人氣息。
苦瓜、小白菜、空心菜、黃瓜、豆角、絲瓜這些農場自產的蔬菜,品種多樣,排列在簡陋的餐桌上,卻也透露出物資匱乏的現實。
知青們依次上前,每人只能挑選三道菜,以此維持日常的體力消耗。
池雨微當然也不例外,隨意挑了幾樣較為合口的蔬菜,勉強填飽肚子,但那份滿足感並沒有持續多久。
不到下午四點,肚子便不爭氣地發出了抗議,飢餓感如同潮水般湧來,讓她無法忽視。
回想起初到農場的憧憬,曾以為這裡會是海鮮的盛宴,畢竟靠海而居,總該有些海的味道。
但是,現實卻是殘酷的,禁海期的到來,讓海鮮成了遙不可及的奢望。
在這個沒有冷藏保鮮、運輸不便的年代,海鮮的獲取尤為艱難,想吃海鮮就只能等開海。
農場豬肉供應也是時有時無,好像這會兒能吃飽就算是待遇不錯的了。
自從到了農場,唯一沾點腥味的東西就是吃過幾次小鹹魚,其他海鮮食堂都沒見過。
在這個年代,農場作為集體經濟的典範,其管理制度嚴謹且細緻,旨在確保資源的合理分配與高效利用。
有規定,嚴禁知青私自開墾土地種植蔬菜或飼養家禽如雞、鴨等。
同時,也是為了強化集體意識,讓每一位知青都能深刻體會到作為農場大家庭一員的責任與義務。
此外,農場還明令禁止知青私自開設小灶,不允許他們私下裡使用農場資源或額外採購食材進行烹飪。
即便是農場職工的家屬,在享受農場提供的便利與福利的同時,也需遵守嚴格的自留地管理制度。
家屬自留地的尺寸被精確劃定,不得超出規定的標準範圍。
除了食堂有吃的,又或者是家裡寄過來的餅乾,糖果,罐頭這一類能飽腹的食物,再無其他。
為了改善伙食,不少知青動起了腦筋,他們開始嘗試與附近的村民接觸。
有人工資或者其他物資換來幾條小鹹魚,這在當時已算是難得的奢侈。
炒鹹魚外加炒雞蛋,成了他們口中的“大葷”,雖然簡單,卻也足以讓味蕾暫時忘卻生活的苦澀。
池雨微有系統給了她提供了不少幫助,再加上來的時間還短,只是覺得食堂的飯菜不好吃而已,到是沒去過村民家搭夥。
原本,池雨微心中盤算著,只需稍稍忍耐,等到下工的時候,便能解脫這重負。
但是,夕陽似乎比往常更為遙遠,遲遲不肯西沉,而她們所承擔的,盡是些耗體力的重活。
蜿蜒曲折的田路,一桶桶水在扁擔的兩端輕輕搖晃,映照著每位知青的疲憊身影。
男知青雖看似堅韌,卻也難掩滿臉的倦容,汗水沿著黝黑的臉龐滑落,滴落在塵土之中,瞬間消失無蹤。
至於女知青,更是步履維艱,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