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林村,招工訊息如同春風一般,悄然拂過了每一個角落,鄉間的寧靜被興奮所打破,只因城西鋼鐵廠的一紙招工資訊。
池雨微的母親黃臘梅也沒想藏著城西鋼鐵廠的招工訊息,整個桃花村都傳遍了。
一是因為廠裡要求高中畢業,村裡有這個學歷的人並不多,還不如提前說出來,免得後面再被村裡人埋怨,畢竟黃愛國他們還要在村裡生活。
二是鋼鐵廠這次需要招工的人數不少,各憑本事,黃臘梅相信外甥黃衛民、黃衛忠肯定能行。
這不,黃愛國家裡剛從村支書那裡知道這個好訊息,全家人都非常興奮,“高中畢業,憑本事考試,你們要是考上了,那就是吃上了國家糧,這可是跳出農門的大好機會,不枉讀了那麼多年的書!”
黃衛忠更是激動握緊了拳頭:“太好了,二哥,咱們終於有機會走出這片土地,看看外面的世界!”
第二天一早,除了黃愛國家的衛民,衛忠兩人,村裡還有三位有高中學歷的年輕後生一起出發,去城西鋼鐵廠報名。
至於池立國這邊,姑姑和二叔家的孩子,年齡合適的都已經有了工作,池雨微她們就沒有再另外通知。
過了幾天,黃衛民與黃衛忠,還有村支書家的小兒子黃有志三人一起,站在城西鋼鐵廠大門前,望著那高聳的煙囪和廠裡忙碌的上班工人,心中湧動著激動與自豪。
三人身穿嶄新的工作服,胸前佩戴著入職胸牌,彷彿已不再是那個曾經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家子弟,而是即將投身於國家工業建設洪流中的一員。
成功入職後,大舅和二舅特意挑了週末,起了個大早,帶著精心準備的謝禮,一同前往池雨微家。
他們的臉上洋溢著難以掩飾的喜悅,那是對池雨微她們幫助的感激。
“臘梅啊,咱們一家人本來不用這麼見外的。但這次,是真的得好好謝謝小微,這裡面還有村支書的一份謝禮。”
二舅的話語中更是帶著幾分感慨,“要是沒有小微,衛民和衛忠哪能有今天這樣的好機會!”
池雨微站在一旁連忙擺手,“大舅、二舅,你們太客氣了。我只是恰巧知道這個訊息,真正靠的是表哥們自己的努力和才華。”
這個感謝她可承擔不起,就是告訴他們一個訊息而已,其他什麼也沒做,只可惜鋼鐵廠招的都是男職工,她沒辦法去,不然有了工作就不用在家‘吃白飯’了。
臨別時,大舅黃愛國還特意拉住池雨微的手,“小微啊,你大舅也沒什麼本事,但如果以後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儘管開口。還有你表哥他們,也在城裡了,以後有事叫他們。”
回到桃花村,招工成功的訊息不脛而走。
村民們紛紛投來羨慕的目光,更有不少家長拉著自家孩子,指著黃愛國和黃愛黨一家:“瞧瞧,多讀書就是有出息!他們家衛民、衛忠這下子可算是鯉魚躍龍門了。”
村支書臉上也滿是笑意,要不是黃臘梅通知他們村裡這個好訊息,自家的小兒子也不會有機會進城裡當工人,看來以後得照顧一下黃愛國家。
黃愛國和黃愛黨走在回家的路上,心中滿是感慨,這份榮耀不僅僅屬於兩個兒子,更是對整個家族的肯定。
整個村子更加堅定鼓勵村裡的孩子們多讀書,用知識改變命運。
“以後啊,咱們村裡的小輩們都得加把勁,多學點知識。”村支書對著圍攏過來的村民,“你看衛民、衛忠,有志,他們不就是因為讀了高中,才有了今天的好機會嗎?咱們不能再讓那些老觀念束縛住孩子們的未來。”
村民們聽了,紛紛點頭贊同,有的甚至開始盤算起支援自家孩子的學業,讓這份來自知識的力量在村子裡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時間悄無聲息地邁入三月,京市的季節更迭似乎總帶著幾分猶豫與遲緩。
南方的早春已是一片綠意盎然,生機勃勃,而京市,卻依舊徘徊在冬的尾聲與春的序曲之間,空氣中瀰漫著一種淡淡的、未完全褪去的寒意。
池雨微站在窗前,望著窗外灰濛濛的天空,心中泛起一陣漣漪。
上輩子,這會兒的南方,這個季節早已是花香四溢,柳絮紛飛。
但現在的京市,眼前的景象卻是另一番模樣——大多數樹木仍裹著冬日的寂寥,枝頭稀疏,偶爾幾片頑強的葉子在風中搖曳,似乎在訴說著等待春歸的渴望,最讓人頭疼的,莫過於那些不期而至的狂風了。
北方冷空氣肆虐南下,便攜帶著強勁的北風或西北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