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州島,這個被溫暖陽光擁抱的地方,憑藉其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使得一年之中能夠種植兩季紅薯,成為這片土地上的一大農業特色。
第一輪種植通常選在12月份左右,那時土壤經過休養,正是富含養分、生機勃勃的時候。
紅薯苗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上紮根,經過四個月的精心照料,來年4月份便能迎來豐收的喜悅、
而且新品種紅薯,每畝產量可達3000斤,不僅可以滿足自家農場的需求,還有‘餘糧’可以分享給其他有需要的農場。
第二輪種植緊隨其後,同樣4月份左右,第一輪紅薯剛剛收穫完畢,土地稍作休整,便又重新迎來新的程某週期。
這一次,紅薯苗們將在更加充足的日照和雨露滋潤下茁壯成長,直到9月份,再次迎來豐收的季節。
農場長汪保國的心中始終裝著這份沉甸甸的計劃,他知道,紅薯不僅是農場裡小豬們的重要口糧,更是農場經濟收益的一個重要來源。
特別是商薯19這個新品種,其優良的品質和產量讓他心生歡喜,迫切地想要將這個品種推廣出去,讓更多的人受益。
但,現實的困境是,現有的種植遠遠不能滿足推廣的需求。
眼看著農場裡大豬小豬加起來快有100多頭,尤其是那些今年10月份開始陸續出生的小豬,現在已經兩個月大,食量與日俱增,飼料的需求也越漸緊迫。
汪保國心裡盤算著,如果能在12月份種下一輪紅薯,不僅能解決小豬們的口糧問題,還能為將來的推廣儲備更多種薯。
於是,一早就把範正叫到了辦公室,“範正啊,你看看今年的紅薯種植,咱們怎麼安排合適?”
範正稍作思考道:“場長,要不這次的育種工作還是讓池雨微來負責吧。之前她一個人完成了商薯19的育種工作,效果連農業研究所的教授都讚不絕口,可見她的育種方法是非常得當的。”
汪保國點了點頭,表示贊同,但隨即又補充道:“不過,池雨微一個人怕是忙不過來,你多叫幾個人過去幫忙,確保這次育種工作順利進行。”
就這樣,一場關於紅薯種植和育種的新計劃,在汪保國和範正等人的共同努力下,悄然拉開序幕。
他們期待著,透過大共同努力,能夠讓商薯19這個優良品種在瓊州島上遍地開花,為更多的農場帶來豐收的喜悅。
池雨微原本以為,集體宿舍的生活能持續一段時間,沒想到才過了沒幾天,隊長範正便給她安排了一項“新任務”——負責紅薯的育種工作。
這項任務再次將她捲入忙碌而充實的農場生活中。
育種地點還是之前那塊熟悉的地方,但不同的是,這次外面的育種田擴大了不少,規模更加宏大,預示著育種工作更加繁忙。
範正為這次育種工作精心挑選了一支隊伍,其中不乏池雨微的熟人。
好友黃夢和同宿舍的小隊長趙紅星被選中,一同參與這次育種工作,另外還有兩位男知青,其中一位便是與池雨微有著合作基礎的文博遠。
文博遠不僅是之前與池雨微共同製作甘蔗壓汁機的夥伴,更是研發出旋耕機的智囊。
範正語重心長地對池雨微說道:“池同志,這次育種任務艱鉅,苗種數量龐大,我這邊特意找了幾位幫手來協助。如果有什麼困難或者需要,儘管來找我,無論是人力還是物力,農場這邊都會全力支援。為了方便工作,這段時間你就先住在這裡。”
這片育種區域離知青宿舍確實有一段不小的距離,範正考慮到往返的耗時,便提議池雨微住在附近,這樣既能節省時間,還能提高工作效率。
育種區附近這片區域居住的大多是農場幹部的家屬,池雨微雖然與她們並不熟悉,但這也讓她有了一個難得的機會,能夠再次擁有一個獨立的房間,到時候想吃啥,有條件自己動手。
黃夢知道後,語氣中充滿了羨慕:“小微,你這育種的活可真好,我都有些嫉妒了。還能自己單獨住個房間,多自在啊。玉梅也是,自從去了養豬場,那邊也給她安排了單人宿舍。只有我,還擠在集體宿舍裡。”
池雨微聽後寬慰道:“嗨,有啥可羨慕的。待遇好,那還不是因為要負責的活多嘛。再說,我也住不了多長時間,等紅薯育種的工作一完成,還是要回集體宿舍的。咱們各有各的任務,先把活幹好才是正事!”
雖然嘴上這麼說,但池雨微心裡還是有一絲竊喜。
畢竟,能有一個相對安靜和獨立的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