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陽光溫柔地灑在養豬場的籬笆圍牆上,給這個稍顯偏遠的角落帶來一絲生機與活力。
趙玉梅穿著樸素卻乾淨整潔的衣服,肩上挎著一個裝滿日常用品的小布包,與一位同樣揹著行囊、面容黝黑的男知青一前一後走在通往養豬場的小路上。
到達養豬場時,趙叔早已等候在旁邊臉上掛著和煦的笑容,眼神中透露出幾分幹練與慈祥,彷彿能瞬間消解新人們心中的緊張感。
“來啦,歡迎歡迎!我叫老趙,算是養豬場的負責人,你們可以直接叫我趙叔。”趙叔的聲音渾厚而溫暖,邊說邊領著兩人走進去,指著一塊貼在牆上的說明指導,“先看看這些,都是養豬場的日常工作安排和注意事項。咱們這裡雖然條件簡陋,但工作起來可一點馬虎不得,講究的是責任心和細心。”
趙玉梅和這個男知青聞言,立刻湊上前去,仔細閱讀起牆的內容。
上面詳細列出了餵豬、清潔豬舍、檢查豬的健康狀況等一系列日常工作流程,以及遇到特殊情況時的應對措施。
兩人邊讀邊點頭,偶爾還會低聲交流幾句,眼中閃爍著認真。
趙叔在一邊看著,時不時點點頭。
“趙叔,我們瞭解了,一定會按照要求好好幹的。”趙玉梅率先表態,一旁的男知青也連忙附和。
“好,年輕人有幹勁是好事,那現在咱們就從最基本的準備飼料開始吧。跟我來,我教你們怎麼配比飼料,怎麼確保每一隻豬都能吃到營養均衡的食物。”趙叔邊說邊領著他們走向存放飼料的倉庫,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有指導說明在前,還有趙叔的這個經驗豐富的負責人,趙玉梅和男知青很快掌握了飼料的配比方法和餵養技巧。
過程中,趙叔還會時不時傳授一些養豬的專業知識,分享養豬經驗和小竅門,也讓兩人受益匪淺。
隨著太陽逐漸升高,養豬場內也忙碌起來,空氣中瀰漫著一種和諧而充實的氣息。
趙玉梅和男知青第一天過來幹活,難免手忙腳亂,但好在幹活得力最終效果還算不錯。
趙叔也輕鬆了許多。
池雨微準備的山核桃和板栗,還未來得及被打包寄往遠方的家人,一封承載著家書溫情的信件已悄然到來。
信中,母親的字裡行間洋溢著喜悅與期待,提到她的大哥池明輝即將步入婚姻的殿堂,字裡行間滿是對她能否回家見證這一幸福時刻的詢問與期盼。
池雨微的心中頓時湧起一股強烈的思鄉之情,渴望能親自見證大哥的幸福時刻,與家人團聚。
但是,現實的難題卻如一座大山橫亙在她的面前——農場是否允許知青長時間的請假?
經過幾番內心的掙扎與權衡,池雨微最終決定向農場長汪保國辦公室走去。
帶著一絲忐忑與不安,踏入了汪場長的辦公室,將自己家中的情況,還要需要請假的時間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
汪保國聽後,眉頭微微蹙起,神色間透露出幾分為難,他也並非不通情理之人,也知道知青們離家在外的不易,也理解池雨微對家的思念與牽掛。
但,農場的規定擺在那裡,他做為農場長也不能輕易更改。
而且池雨微的老家遠在京市,距離農場遙遠,一來一回光路上就要耗去不少時間,再加上在家中待的日子,這請假時間不可能短了。
“池同志,”汪保國緩緩開口,語氣中帶著幾分理解與無奈,“你要是現在堅持請假的話,我也能批准。但你要知道,農場這邊對於知青請假的時間有著嚴格的規定。現在距離過年只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這次我給你批了這麼長時間的假,那到了過年,就不能再請假回家了。”
農場對於知青的請假制度向來嚴格,一年中只有過年那段時間可以請長假。
如果遇到家裡有重大事情,也可以請假,但規定明確,平時請了長假,過年就不允許再請長假了。
這是為了保障農場的正常運作,也是為了知青們的權益和公平,總不能一些人老是請假不幹活吧。
池雨微聞言,心中不禁泛起了波瀾。
她也知道農場的規定,也明白長假的珍貴。
如果現在請假回家,就意味著將失去與家人共同過年的機會。
這對於任何一個長時間離家在外的人來說,都是難以接受的。
池雨微低頭沉思片刻,心中權衡著利弊。
大哥的結婚確實是個大事,但她也清楚,自己在這場婚禮中並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