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成員頭像,一提“刷單”、“風險〞等敏感字眼,發言就被遮蔽,這讓她更加篤定是騙子集團。做任務兩小時賬戶漲了 200 元,阿珠雖有些心動,但理智尚存。下午去牙醫診所複診沒線上兩小時,騙子就打來電話追問不線上的原因,阿珠告知丈夫此事,丈夫勸她若沾身,小心木馬盜號,然而,她心中卻暗藏著另一番盤算。原來,她想要在競爭投標代理任務的時候蓄意製造混亂局面,以此來謀求自己被清除出局。
出乎意料的是,就在執行那個至關重要的任務之時,僅僅報了兩次程式碼,她竟然就被選中成為幸運兒。按照規定,被選中之人需要預先支付一筆款項至特定的賬戶之中。大約過了十分鐘左右,如果能夠順利完成充值推廣操作,那麼就能獲得高達四百元的利潤回報。其實,她心裡明鏡似的知道這其中必定存在貓膩,但仗著如今網路監管異常嚴格,她並沒有感到絲毫懼怕。當然,她也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群友們都說報很多遍都抽不中,而自己報了兩遍就被抽中了。
當開始轉賬的時候,一切都如同她所預料的那樣發展著。在成功轉出第一筆資金之後,網路監管部門迅速出手攔截住了第二筆轉賬,並對她的賬戶功能實施了限制措施。瞬間,她的頭像變得空洞無物,而之前的暱稱也變成了真實姓名。不過,面對這樣的情況,她反而覺得心裡踏實多了。
隨後,她與助理李青展開了一番交涉。李青提議讓她更換一個聊天軟體的賬號轉過去,並將這筆錢款分成兩筆分別進行轉賬,透過這種方式減少轉款數額,從而巧妙地避開網路監管。經過一番心算,她發現就算只轉出去第一筆,合算前一天的獲益自己沒有任何虧損,而且還掙了幾塊錢並一個電熱一鍋和一罐洗衣液禮品。於是,她決定按照李青給出的提示去操作。
不出所料,第二筆轉賬再次遭到了攔截。此時此刻,她毅然決然地選擇向這個騙子徹底攤牌。基於自身對於命理學理念以及基督教教義的堅守,她堅決表示自己絕不貪戀這種來路不正的錢財,並且明確告知對方,這些錢她不再索要了,因為已導致了她發現賬戶受限,她立刻上報國家反詐中心立案,這樣就算日後有行政問題也有自辯理由。
經歷此事,阿珠深感社會險惡,此時已是晚上九點多,她摸摸隨身日記本,決定把這事兒詳詳細細記下來,整理好與騙子交流的截圖,新建資料夾編排好,想著寫得工工整整,最好配上親手畫的插圖,以後翻出來或給下一代看,能留個防騙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