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家的小女兒和阿珠的小阿姨以前是同學,畢業後多年的鄰居情誼,使得大家的感情如同美酒,越陳越香。關潔林阿姨還會經常過來找阿珠的小阿姨聊天,或者兩人一起外出,去圖書館看書,去商店購物,她們之間的閨蜜情從未因為畢業而有絲毫減少。
後來,隨著城市的發展,他們居住的房子面臨拆遷。關家的燒鵝檔也無奈結束了營業。在關家搬走的那天,關大爺拿著厚厚的一大袋東西來到阿珠面前,說:“珠兒,這些紙張我們現在已經用不上了,放在家裡也是浪費。你現在上學了,要用草稿紙的地方很多,你就拿去用來做草稿紙,或者自己畫畫的時候用來做草稿吧,不用還我錢,這些也不值多少錢。”那時阿珠已經差不多升初中了,正是需要大量草稿紙來計算數學題的時候。她接過那袋紙,發現這疊紙非常多。用鉛筆在上面書寫時,筆觸順滑,字跡清晰,十分好用。阿珠如獲至寶,將它們珍惜地留存下來,在之後的學習生活中慢慢使用。直到初中畢業,那疊紙才差不多被用完。
歲月流轉,阿珠也在時光中慢慢長大。外婆的家遷往了江的另一邊一個新開發建起的小區,住進了高樓。當時的樓房規定不能太高,超過九樓就必須安裝電梯,開發商為了節省成本,常常把樓層建到九樓就停工。外婆家入住的樓層是八樓,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都有些不太習慣。但阿珠知道,這些都是生活變遷的印記。
阿珠永遠忘不了那些與鄰居相處的日子,忘不了關大爺家美味的燒鵝和燒鵝紙,更忘不了那獨特的鄰里情。在她心中,那不僅僅是美食與陪伴,更是一段珍貴的懷舊情懷,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在她的記憶長河中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