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各位同學,看到今天要講的內容——‘水迴圈’。在此之前,先看到單元標題:地球上的水。所以從今天開始,我們上第四章的內容。請大家翻到課本的第89頁……”
“這節課我們首先看到‘水的行星’。從太空眺望,水覆蓋了地球表面大部分面積,所以地球就有了‘水的行星’之稱。現有的資料顯示,海洋麵積佔了地球面積的十分之七,更精確一點是百分之七十一,而陸地僅佔百分之二十九。所以你們初中老師經常教你們‘七分海洋,三分陸地’……”
“地理課……聽著真想睡……”
“我都想打盹了……”
“誒誒誒,各位同學,都醒醒啊,提提神啊,現在高一不努力,高二高三怎麼辦?所以各位同學,打起精神來認真聽課!地球上的水呈固態、液態、氣態,分佈於海洋、陸地和大氣之中,形成各種水體,共同組成水圈。而其中最重要的水,就是海洋水,佔了全球水儲備量約百分之九十七。分佈於陸地上的各種水體,包括河水、湖泊水、沼澤水、地下水、冰川等,水量還不足全球水儲備量的百分之三……”
地理老師正在努力地聲情並茂地講課,而我們——也儘量去認真聽。哦,對了,我還沒介紹地理老師呢,抱歉,抱歉。地理老師來自甘肅蘭州,已婚,並有一子。她平時經常戴著一個粉紅色的鯊魚夾,有時會扎高馬尾。地理老師經常用她的甘肅口音講課,這就導致我們有時會聽不懂,所以——她也在努力地學習普通話,並用普通話給我們講課,我們也在慢慢接受地理老師講課的風格。只是——接受的過程可能會有些困難。比如——
“馬建宏同學,你怎麼又睡覺啊?我的地理課就這麼無趣嗎?啊?你看看,其他同學都在努力地適應我的上課節奏,你倒好,直接給我睡覺!高一就擺爛了,高二高三怎麼辦咯——”
“啊——老師,那我就站起來聽一會兒吧——”
說完馬建宏就主動拿起課本站在後面聽講。
“算你聽話。好,我們看到下一個知識點:水迴圈的過程。水迴圈的過程有三類:海洋與陸地之間、陸地與陸地上空之間和海洋與海洋上空之間。然後,下面就詳細地講述了水迴圈的過程:廣闊海洋表面的水經過蒸發變成水汽,水汽上升到空中隨著氣流執行,被輸送到大陸上空,其中一部分水汽在適宜的條件下凝結,形成降水。到達地表的降水,一部分透過蒸發或植物蒸騰返回大氣……”
“……一部分形成地表徑流匯入江河、湖泊,最終匯入海洋;一部分滲入地下,或者成為土壤水,透過蒸發或植物蒸騰進入大氣中,或者形成地下徑流形成江河、湖泊,最終匯入海洋。這個,就是‘海陸間迴圈’,到時候填空題會考的,請把它記熟一點。好,我們來看下一個知識點……”
“唉……地理老師講起課來哇啦哇啦的,誰聽得懂她在講什麼呀?”
“嗯。確實,我覺得地理課是最沒意思的。哦——我想起來了,我帶了一副撲克,要不要玩一下?”
“完不完整啊?”
“是打鬥地主還是打跑得快?”
“哎哎哎……要我說呀,我們應該玩炸金花!”
“誒,炸金花我玩過,我會玩?”
“黑哥,你是會玩了,可是我們不會玩呀——要不然你教我們唄?”
“哎,等等——黑哥,你什麼時候會打炸金花的?”
“我不想打牌,撲克牌我不怎麼:()我的高中生活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