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科技曙光耀南洋,聯盟齊心御外侮
在南洋的繁榮盛景持續延展之際,鄭成功將目光投向了科技領域,深知科技之力可鑄就南洋未來之堅盾與利刃。他廣邀各地能工巧匠、飽學之士,於南洋學院中設立專門的科研機構,全力探索天文曆法、航海造船、兵器製造等關鍵技術的革新。
在天文曆法的研究上,學者們藉助南洋得天獨厚的觀測條件,精心研製更為精準的天文儀器。他們打造出巨型銅製渾天儀,其構造精妙絕倫,刻度細緻入微,可精準測定星象位置與天體執行軌跡。透過長期不懈的觀測與計算,一部融合了大明傳統曆法精髓與南洋地域特色的新曆法應運而生。這部曆法不僅能精準推算節氣變化、日月食等天文現象,還為南洋地區的農業生產、航海出行提供了極為可靠的時間參照,極大地推動了相關領域的有序發展。
航海造船技術的創新亦成為科研重點。工匠們深入鑽研,反覆試驗,成功將水密隔艙技術進一步最佳化,大幅增強了船隻的安全性與穩定性。新型的福船在船型設計上更為流線,船帆採用特殊材質與編織工藝,大大提高了船隻的航行速度與操控靈活性。同時,航海圖繪製技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透過與阿拉伯、歐洲航海家的交流合作,引入先進的經緯度測量方法,繪製出更為詳盡精確的南洋及周邊海域航海圖,圖中標註了眾多此前未知的島嶼、暗礁與洋流資訊,為南洋水師的遠航巡航以及商船的海外貿易提供了堅實的導航保障。
兵器製造方面,鄭成功全力支援研發新型火器。在火炮製造上,冶鐵工藝不斷改良,鑄造出的火炮炮管更為堅固耐用,射程與精度均顯著提升。工匠們還巧妙設計出可調節角度與射程的炮架,使火炮在戰場上能夠根據不同作戰需求迅速調整射擊引數。火槍的研製也取得了重要成果,新型火槍採用後裝彈藥技術,裝填速度大幅加快,且配備了更為鋒利的刺刀,近戰搏鬥時亦能發揮強大威力。此外,還研發出了多種精巧的火藥配方,增強了火器的殺傷力與爆炸效果。
隨著南洋地區科技水平的逐步提升,其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與話語權進一步增強。然而,這也引起了部分西洋列強的忌憚與不安。以西班牙、英國為首的西洋勢力,不甘心在南洋地區的利益爭奪中落敗,暗中勾結一些南洋周邊的海盜勢力,妄圖對南洋地區發動新一輪的侵襲與掠奪。
面對這一嚴峻形勢,鄭成功迅速召集南洋聯盟議會,共商禦敵之策。南洋諸國代表齊聚一堂,紛紛表達對大明的堅定支援與協同抗敵的決心。鄭成功依據各國的軍事力量與地理優勢,精心制定了全面而周密的防禦作戰計劃。
南洋水師作為防禦主力,迅速在關鍵海域展開部署。主力艦隊在馬六甲海峽、巽他海峽等咽喉要道嚴陣以待,以強大的戰艦火力構建起堅固的海上防線。同時,派遣多支小型艦隊在南洋周邊海域進行巡邏偵察,及時掌握敵軍動向。
南洋諸國的本土軍隊也積極行動起來。在呂宋島,當地軍隊依託山地地形,修築了大量堅固的防禦工事,設定了重重陷阱與障礙,並配備了強弓勁弩與新式火器,準備迎擊來犯之敵。爪哇國則組織了一支精銳的騎兵部隊,在沿海平原地區進行機動防禦,利用騎兵的機動性對敵軍進行襲擾與牽制。蘇門答臘等國的水軍則在近岸海域配合南洋水師作戰,利用熟悉當地水域的優勢,佈置水雷與障礙物,阻止敵軍艦隊靠近。
在民眾層面,南洋地區的百姓們也紛紛自發組織起來,成立了各種後勤保障隊伍。漁民們主動提供船隻與情報,協助水師巡邏偵察;商人們慷慨解囊,捐贈物資與錢財,支援軍隊的裝備建設與後勤補給;普通百姓則積極參與修築防禦工事、運送糧草彈藥等工作,展現出了空前的團結與凝聚力。
當西洋聯軍與海盜艦隊氣勢洶洶地逼近南洋海域時,迎接他們的是南洋聯盟嚴陣以待的強大防線。在馬六甲海峽的首次交鋒中,南洋水師的戰艦率先開火,猛烈的炮火如雨點般砸向敵軍艦隊。新型火炮的強大威力讓西洋聯軍大為震驚,多艘戰艦瞬間被擊中起火。而南洋水師憑藉著靈活的戰術與精準的操作,巧妙地躲避著敵軍的反擊炮火,同時派出突擊隊乘坐小船,利用水雷與火箭筒等武器對敵軍戰艦進行近距離攻擊。
在呂宋島的陸戰戰場上,西洋聯軍的登陸部隊遭遇了當地軍隊的頑強抵抗。呂宋軍隊依託防禦工事,用強弓勁弩與新式火槍對敵軍進行密集射擊,一次次擊退了敵軍的衝鋒。當敵軍逼近時,守軍果斷躍出工事,與敵軍展開激烈的白刃戰。爪哇國的騎兵部隊也適時趕到戰場,從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