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革新遇阻艱,破局待時賢
大明的革新之路在重重困境中艱難前行,猶如逆水行舟,每前進一步都需付出巨大努力。
在土地改革的深入推進過程中,地方豪強與貴族們的反抗愈發激烈。他們不僅公然違抗欽差大臣的清查指令,還煽動當地百姓對改革產生牴觸情緒。一些豪強甚至組織起私人武裝力量,與前來執行任務的官兵發生了激烈衝突。在某一地區,豪強的武裝勢力佔據了險要地勢,憑藉堅固的堡壘和充足的武器彈藥,與官兵展開了長達數月的對峙。官兵們雖奮力進攻,但由於地形不利,且對方防禦工事堅固,進展緩慢,傷亡慘重。這使得土地清查工作陷入了僵局,大量土地依舊被隱匿,無地農民的困境未能得到有效緩解。
工業領域的改革同樣面臨著巨大挑戰。儘管有勞動法和環保法規的約束,但許多工廠主為了降低成本,不惜採取各種手段規避監管。他們將工廠秘密遷至偏遠山區或邊境地區,那裡天高皇帝遠,監管力量薄弱,繼續進行著殘酷的剝削和汙染環境的生產活動。一些工廠主還與地方官員勾結,透過行賄等方式獲取非法的經營許可和保護。這些違規工廠的存在,不僅破壞了改革的成果,還導致了工人權益的進一步受損和環境的持續惡化。例如,在某山區的一家紡織廠,僱傭了大量童工,每天讓他們工作長達十六個小時以上,且工作環境惡劣,通風不暢,棉絮粉塵瀰漫在空氣中,許多童工因此患上了嚴重的呼吸道疾病。而這家工廠由於得到了地方官員的庇護,一直逍遙法外,直到有良心的舉報人將情況上報給中央政府,才引起了重視。
官場的整頓也遭遇了強大的阻力。被革職查辦的貪官汙吏及其黨羽們不甘心失敗,他們在暗中串聯,形成了一股反對改革的暗流。這些人利用自己在官場和民間的關係網路,散佈謠言,詆譭改革措施,試圖動搖朱見深的改革決心和民眾對改革的支援。他們汙衊欽差大臣在土地清查中貪汙受賄、中飽私囊,聲稱勞動法是對商業的扼殺,會導致經濟崩潰,還造謠說軍事改革是窮兵黷武之舉,會讓大明陷入無休止的戰爭泥潭。這些謠言在一些地區廣泛傳播,引起了民眾的恐慌和不安,甚至引發了小規模的社會騷亂。在某座城市,一群不明真相的百姓在謠言的蠱惑下,衝擊了當地的官府衙門,要求停止改革,恢復舊制。官府在維持秩序時與百姓發生了衝突,造成了人員傷亡,使得局勢更加緊張。
軍事改革方面,火槍的研發雖然取得了一些進展,但仍面臨著技術瓶頸。由於缺乏先進的冶金技術和化學工藝,火槍的槍管質量不穩定,容易發生炸膛事故,而且射擊精度和射程也未能達到預期目標。軍隊訓練體制的改革也受到了傳統觀念的束縛。許多將領習慣於舊有的作戰方式,對新的戰術理念和訓練方法接受度較低。他們認為騎兵衝鋒和傳統的冷兵器作戰才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對於火槍兵和炮兵的重視程度不夠。在軍事院校中,一些學員也對新的課程設定和訓練要求產生了牴觸情緒,認為這些與傳統的兵法謀略相違背,學習積極性不高。這使得軍事改革在推進過程中困難重重,軍隊的戰鬥力提升緩慢。
外交談判桌上,大明與西洋諸國的博弈陷入了膠著狀態。西洋諸國看到大明國內改革遭遇困境,更加堅定了在談判中獲取最大利益的決心。他們不僅要求大明放棄更多的海外殖民地權益,還提出了一系列苛刻的貿易條件,如限制大明商品的出口種類和數量,提高大明進口商品的關稅等。大明的外交使團據理力爭,但由於國內局勢的不穩定和軍事壓力的存在,在談判中處於相對弱勢的地位。一些西洋國家甚至在談判期間,暗中支援大明國內的反對勢力,為他們提供資金和武器,企圖進一步擾亂大明的改革程序,以便在混亂中坐收漁翁之利。
朱見深深知,若不及時打破這些困境,大明的革新將功虧一簣。他決定採取果斷措施,以扭轉局勢。首先,他親自率領一支精銳部隊,前往土地改革衝突最為激烈的地區。朱見深抵達前線後,指揮官兵改變戰術,採取長期圍困與分化瓦解相結合的策略。一方面,官兵們在豪強堡壘周圍修築工事,切斷其與外界的聯絡,使其物資供應逐漸匱乏;另一方面,朱見深派遣使者深入當地百姓之中,向他們宣傳改革的意義和目的,揭露豪強的罪行,爭取百姓的支援。經過數月的努力,百姓們逐漸認識到改革是為了他們的長遠利益,紛紛倒戈,協助官兵攻破了豪強的堡壘,土地清查工作得以繼續推進。
針對工業領域的亂象,朱見深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監管力度。他組建了一支由忠誠可靠、廉潔奉公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