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損失。”
李二傻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充滿了威嚴,讓人不禁為之肅然起敬。尤其是他最後的那句話——“從今天起,每一筆費用的支出都要經過我的審批,哪怕是一張紙、一支筆,都不能浪費!”更是擲地有聲,彷彿一道不可違抗的命令,讓在場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他改革的決心和魄力。
他親自監督各項費用的支出,每天都仔細審查財務報表,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存在浪費的細節。對於一些不必要的採購專案,他堅決叫停;對於一些可以最佳化的流程,他親自指導改進。
然後,李二傻又馬不停蹄地積極與銀行溝通貸款事宜。銀行的工作人員對工廠的財務狀況、市場前景、資產負債等情況進行了全面而細緻的評估。然而,結果並不樂觀。
“李老闆,貴工廠目前的經營狀況風險較大,我們能提供的貸款額度有限。”銀行經理的話猶如一盆冷水,澆滅了李二傻心中的一絲希望。
但李二傻並沒有放棄,他明白這只是前進道路上的一個挫折。他四處尋找投資者,參加各種商業會議,向潛在的投資者介紹工廠的優勢和未來的發展規劃。
在這個過程中,他遭遇了不少拒絕和冷眼。有的人對農產品加工行業不感興趣,有的人認為工廠的風險過高,不願意冒險投資。
“不好意思,我覺得你們工廠的前景不太明朗,我不想把錢投在這裡。”
“你們的財務狀況太差了,我不可能投資的。”
一次次的拒絕讓李二傻感到無比的失落和沮喪,但他始終堅信只要堅持就能找到解決辦法。他不斷地調整自己的方案,完善商業計劃書,以更有說服力的方式展示工廠的潛力。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一位對農產品加工行業有著濃厚興趣的企業家在瞭解了李二傻的工廠後,表示願意投資。但同時,他也提出了一些條件,比如要求一定的股權和參與工廠的管理。
李二傻陷入了沉思。他知道,接受這些條件意味著自己將失去一部分控制權,但如果拒絕,工廠可能就無法度過這次危機。經過幾個不眠之夜的深思熟慮,他認為這是解決當前困境的一個難得的機會。
“好,我同意您的條件,希望我們能攜手讓工廠重新煥發生機。”李二傻最終與對方達成了合作協議。
資金的注入如同一場及時雨,讓工廠暫時擺脫了危機。生產線重新運轉起來,員工們的臉上也漸漸有了笑容。但李二傻清楚,這只是一個開始,要想讓工廠真正走上穩定發展的道路,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