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清晨,寒風如尖銳的哨音般呼嘯著,李小白在屋內來回踱步,試圖驅散那透骨的寒意。他走到桌前,不經意間翻開桌上的日曆,“12 月 12 日,西安事變紀念日”這幾個字猶如一道閃電,瞬間擊中了他的心。李小白眼神中閃過一絲凝重,當即拿起電話,急切地約了好友杜之甫到樓下茶館一聚,共同探討這一在歷史長河中留下深刻印記的重大事件。
不多時,兩人在茶館碰面。李小白身著一件深藍色的長袍,衣角在寒風中微微擺動,他眉頭緊鎖,眼中透著對即將展開討論的期待與急切。杜之甫則穿著一身灰色的棉衣,雙手攏在袖中,表情嚴肅而莊重。
李小白一邊為杜之甫倒茶,一邊說道:“之甫兄,今日這西安事變紀念日,咱們可得好好聊聊。”他的聲音略微顫抖,顯示出內心的激動。
杜之甫端起茶杯,輕抿一口,應道:“是啊,小白兄,這西安事變可是改變了中國的歷史走向。”他的目光深邃,彷彿陷入了對那段歷史的回憶之中。
李小白點了點頭,說道:“咱們先來說說這西安事變的當事者。蔣介石在‘西安事變’中後背重傷,終身不愈,後半生依靠柺杖或者要人攙扶走路。而這‘西安事變’可是張學良、楊虎城將軍實行‘兵諫’,逼蔣抗日的振世之舉啊!”他的臉上滿是敬佩之色,語氣激昂。
杜之甫放下茶杯,神色凝重地說:“這二位將軍的赤誠之心,實在令人敬佩。他們為了民族大義,不惜冒如此大的風險。”他的眉頭緊緊皺起,眼中閃爍著對兩位將軍的敬仰之光。
李小白接著說:“沒錯,正是他們的這一舉動,最終結束了內戰,實現了國內和平,促成國共兩黨再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並且取得了抗日戰爭的最終勝利。”他的眼神堅定,聲音鏗鏘有力,彷彿能穿透時光的迷霧,回到那個波瀾壯闊的時代。
杜之甫感慨道:“若沒有他們的英勇決斷,這局勢還不知會如何發展。”他微微仰頭,長嘆了一口氣,臉上寫滿了對歷史不確定性的憂慮。
兩人沉默片刻,李小白找服務員要來紙筆,揮筆寫下:
《滿江紅·西安事變紀念日》
雙十二時,風雲變,兵戎驚闕。張與楊,赤誠忠烈,諫言兵決。為促抗倭同敵愾,敢將生死拋邊徹。止內戰,大義震蒼穹,英名傑。
蔣公挫,身傷骨。民族幸,邦安悅。看中華兒女,志堅如鐵。烽火連天驅日寇,硝煙漫地除妖孽。憶往昔,浩氣永長存,千秋謁。
杜之甫仔細閱讀後,不禁拍案叫絕,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滿臉驚喜地說道:“小白兄,此詞甚妙!這開篇‘雙十二時,風雲變,兵戎驚闕’,點明時間與事件,瞬間就讓人感受到了當時那驚心動魄、千鈞一髮的緊張局勢。”
李小白微笑著說:“之甫兄過獎了,我不過是有感而發。”他的臉上雖然帶著謙遜,但眼中還是流露出一絲自豪。
杜之甫接著說道:“‘張與楊,赤誠忠烈,諫言兵決’,直敘二位將軍的愛國之心,這‘赤誠忠烈’四字,真是精準地概括了他們的偉大情懷。”他的表情激動,雙手不自覺地在空中比劃著。
李小白微微點頭,說道:“他們為了民族大義,確實是英勇無畏。”他的目光中充滿了對兩位將軍的崇敬。
杜之甫繼續分析:“‘為促抗倭同敵愾,敢將生死拋邊徹’,進一步闡述了他們以民族大義為重,不顧個人生死的崇高境界,讓人肅然起敬。”他的身體微微前傾,語氣充滿了感慨。
李小白輕嘆了口氣:“是啊,若不是有這般決心,又怎能推動歷史的程序。”他的臉上浮現出一絲惋惜和感慨交織的複雜神情。
杜之甫又道:“‘止內戰,大義震蒼穹,英名傑’,讚頌了他們終止內戰的功績,英名傳頌,實至名歸。”他用力地點了點頭,語氣堅定。
李小白說道:“咱們再看下闋。‘蔣公挫,身傷骨。民族幸,邦安悅’,這幾句簡述了蔣介石的遭遇,也從民族的角度闡述了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帶來的幸事。”他的表情嚴肅,認真地看著杜之甫。
杜之甫點頭表示贊同:“確實如此,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事件的多面影響。‘看中華兒女,志堅如鐵’描繪出了中華兒女在抗日浪潮中的堅定信念,實在是振奮人心。”他的臉上洋溢著激動的紅暈。
李小白目光堅定地說:“正是這種堅定的信念,讓我們最終戰勝了日寇。”他的拳頭不自覺地握緊。
杜之甫接著說:“‘烽火連天驅日寇,硝煙漫地除妖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