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明升左右掃視了一下,往前湊了幾步。
邱成和楊元標眉毛一豎,手中的腰刀一擺,“幹什麼?”
梁明升這才想起手中還拎著口腰刀,趕緊棄刀於地,單膝點地,用盡量低的聲音說道:“這位大人,您和楊督……”
張亦隆一點頭,“你猜對了,起來吧。”說著,從懷裡掏出個東西,在梁明升眼前晃了一下。
那是臨行前楊大乖交給張亦隆的,聽說是錦衣衛的腰牌。張亦隆入手的瞬間就知道這個長方形的牙牌居然是象牙的,雖說在明代象牙可能不如後世那麼值錢,可這入手沉甸甸的感覺還是讓張亦隆有了那麼一點點的貪心。
牙牌正面刻有萬曆十五年四月初七日,背面刻有錦衣衛指揮使,名字卻被人用利器劃去了。
梁明升一見張亦隆手中的牙牌,二話不說,單膝變雙膝,“梆梆梆”就是三個響頭。
這三個響頭把張亦隆都有搞糊塗了,手中的牙牌有如此威力?
梁明升站起來,湊近了幾步,小聲說道:“大人,我們一共運來1500斤火藥,分裝於三輛大車內,上蒙有兩層牛皮,萬無一失。”
張亦隆點點頭,看向他身後眾人,“他們是?”
“回大人,他們大部分是口內逃難的農民,和我們是順路的。”
“你們一共幾個人,有什麼想要的?”張亦隆踩在一輛大車車轅上,看向山下正在重整的蒙古騎兵,“現在必須馬上下山。”
“一共13個人,大人能不能勻點箭給我們,我們帶的都射完了。”說到這裡,梁明升有些臉紅,草原上太缺鐵了,張口跟人要箭,不亞於直接和別人要錢。
張亦隆丟給邱成一個眼神,邱成馬上令少年侍衛從背上解下牛皮箭囊扔過去,自己的備用箭囊就直接扔給了梁明升。
梁明升接過之後,一臉壓抑不住的驚訝。箭囊是嶄新牛皮縫製的,這沒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蒙古上別的不多,就是牛多。真正讓他驚訝的是牛皮箭囊內居然是滿的。梁明升不是外行,這箭囊一入手就知道里面起碼是三十支羽箭。
13個箭囊就是390支箭矢,確實不多,可從出手的大方程度來看,對面這支神秘的軍隊壓根就不缺箭矢,這就很神奇了。
就梁明升自己的瞭解範圍,堂堂大明邊軍中都不敢有哪個邊堡說自己不缺箭矢的,更何況是一向極度缺鐵的口外草原。
等他從箭囊中抽出一支羽箭後臉上的神色就更加驚訝了,那是一支做工略顯粗糙的梅針箭,和之前見過的蒙古騎兵用箭一樣,這支梅針箭的箭鏃是平頭的,相比大明邊軍慣用的尖頭梅針箭和長鈚箭,這種平頭梅針箭的生產難度低,消耗鐵料少,不僅能洞穿人體和牛皮甲,對於草原上最常見的鎖子甲也有很好的穿透效果。
要說缺點就是射程比較近,即使與大明邊軍慣用的尖頭梅針箭相比,蒙古平頭梅針箭的射程也不算遠。
好在蒙古騎兵強調的是二三十步內的騎射,射程遠近不是什麼大問題。
問題是,這支平頭梅針箭的箭鏃是純鐵的,而且比梁明升見過的蒙古騎兵用箭的箭鏃更長,重量更重,殺傷力自然也更大。
什麼時候草原上不缺鐵了?梁明升可不是普通人,他是大明邊軍中的百戶,而且是世襲百戶,自從16歲襲軍職以來,已經在邊境上和蒙古騎兵打了二十多年的交道了。
塞外草原上缺鐵,蒙古騎兵中自然也就分出了三六九等,那些隨軍南下劫掠的武裝牧民手中只有少量箭矢是鐵質箭鏃,大多是角制箭鏃,梁明升甚至見過骨制箭鏃。而且蒙古騎兵只要情況允許都會把射過的箭鏃回收起來,可以說是節約到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程度。
可眼前這支奇怪的軍隊,送出幾百支鐵質箭鏃的平頭梅針箭時連眉頭都不皺一下,那就只能說明他們手中有大量的鐵質箭鏃的羽箭,大量到梁明升不敢想像的地步。
因為他眼角的餘光看到拋給自己箭囊的少年手中搭的是一支長鈚箭!
箭鏃的長度足有三寸多!而且打磨的十分鋒利,竟然隱隱有光芒閃過!
梁明升暗暗苦笑,自己堂堂一個大明邊軍的百戶,都沒用如此好的箭矢。
張亦隆沒注意到梁明升複雜的表情,現在哪兒空兒操心這事。
現在擺在張亦隆面前最大的問題是,上山不易,下山更難。
兵帶少了!要不是想在眾人面前維持一下形象,張亦隆都想要仰天長嘆了,兵到用時方恨少啊。
點手把標營中哨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