夠,還要出重金從口外私運生鐵。
就算是情況相對較好的土默特萬戶實際上也是苦樂不均,巴嶽特鄂托克不惜私下從蘇木沁板申購買兵器就是最好的例證。
只要自己手上有了大量的生鐵,不僅在大成鄂托克內的地位會更加穩固,也有助於達陽提供在諸臺吉中的地位。
只不過這些利益都是短期的,長遠來看,獲得最多的自然就是張亦隆等人的振威軍了。
很明顯,於碩於大人不僅擅長火器射擊,還擅長製造火器,只要給他足夠數量的火藥,鑄造出足堪稱優良的紅夷大炮都不是難事。
就今日振威軍展示出的戰鬥力,再給他們配備上幾十門紅夷大炮,恐怕就算是土默特萬戶集結萬餘騎兵也不是振威軍的對手。
更何況,今日的振威軍步卒手中還只是些弓箭,要是火藥夠了,楊大乖相信於大人一定會給裝備大量的火銃。
那時候振威軍的戰鬥力會恐怖到什麼程度,楊大乖都不敢想像。
這樣一支戰鬥力強橫的部隊卻不受自己等人的控制,到底是好事是壞事?
楊大乖不敢肯定。
擊敗林丹汗後,如果振威軍再吸收左翼蒙古騎兵殘部,建立一支騎兵部隊,步騎結合,別說橫掃草原了,就是南下攻打大同恐怕也不是難事。
但這話楊大乖問不出口,即使問了,張亦隆給了答案,能信嗎?
楊大乖的思考持續了足足一刻鐘。
直到二人從營後重新走回蒙古包旁時,楊大乖才做出了決定。
“張大人,我可以代表達陽大人同意這個交易,”楊大乖伸手揉了揉有些發燙的太陽穴,“我能保證火藥的質量,至於數量嘛,我盡力就是了。”
彷彿是看穿了楊大乖的擔心,張亦隆目光看向南方:“我說過,我雖不是大明子民,卻也沒想著要把戰火燒到大明境內,只要他們不招惹我,即使以後振威軍規模更大,人數更多,也不會主動南下劫掠。”
張亦隆補充了一句:“我知道現在說什麼你都可能不信,但我說這話是認真的。”
楊大乖左右掃視一圈,“張大人,咱們明人不說暗話,振威軍再發展下去,橫掃草原不在話下,那麼你不南下,誰信?”
張亦隆忽的大笑起來,“楊先生,我只保證不主動南下,但他們要是招惹了我們,我可沒說不還手啊。”
楊大乖冷笑一聲,“張大人,咱們現在可是在歸化城,離大明邊境幾百裡地,就現在大明邊軍的實力,出塞掃蕩純屬做夢,他們怎麼會主動招惹到振威軍?”
張亦隆沒有繼續這個話題,再說下去,自己穿越者的身份就有可能曝光了,未來大量逃難的農民想要逃入草原,大明邊軍能放過這些送上門的人頭?
可既然敢攔著不讓人跑到草原來,那就別怪我們不客氣了。
張亦隆只是強調了一點,自己一定會說到做到。
話到這裡,再說下去確實也就沒什麼意思了。
既然同意了交易,接下來就是在此地建設囤堡和開採的問題了。
張亦隆讓邱成和楊元標去把於碩和董一振叫到蒙古包裡來,這事確實要幾人議一下。
等幾人到齊了,張亦隆從一個鐵匣內拿出幾張紙放在桌上,“各位,這就是我計劃在此時修建的碉堡,請各位多加指教。”
看著紙上的圖樣和圖注,楊大乖輕嘆一聲,這位張大人果然早就準備好了,這是在挖坑等著自己跳進來嘛。
嘆息歸嘆息,楊大乖還是認真的看起了圖樣。
從圖上看,這是一個相當完備的防禦工事。
先是一道高約一丈的圍牆,圍牆上開有垛口,可供射手射擊,每一角則有一平臺,上架火炮一門。
牆內是駐軍的營房和生活設施。
居中是一個高約十丈的三層炮樓,四面均開有射孔。
牆外挖有環護壕,壕內插有木刺,堡內軍民由吊橋出入。
讓楊大乖心中一緊的則是圖注,只這一個駐軍三五百人的碉堡,竟然要安放紅夷炮四門,小號將軍炮18門!
這還不算駐軍自身攜帶的各種火器?!
這哪裡是什麼碉堡啊,簡直就是一座炮臺嘛。
楊大乖指著圖注說道:“張大人,區區一個碉堡,是不是炮太多了?”
張亦隆一搖頭,“我還覺得少了,主要現在時間太緊,沒時間建石牆,只能用夯土牆將就一下,不然,每道牆上我還想著多放一門紅夷大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