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達陽承諾的馬匹還沒送到,現在新軍中除了少數軍官以外全是徒步,讓這些基層軍官跟在胡新明、董一振和嶽雙元三人馬後跑確實太難看了,所以嶽雙元臨時想了個辦法,套了輛馬拉大車,讓所有的軍官和查鐵君都坐上去,這就能跟著戰馬跑了。
等胡新明到金家鐵匠鋪時,離金爐社最近的張亦隆和於碩已經到了,前者是在郭宅裡訓練標營,後者則是正好來這裡看看能不能打製出符合穿越三人組要求的板甲片。結果正好趕上了新式化鐵爐的開爐試驗。
胡新明注意到張亦隆身後站著的不再是蒙古騎兵,而是10名內穿青色短衣,外罩牛皮軟甲的軍漢,他們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每人腰挎一口長刀。
那是一口真正意義上的長刀,刀全長就達到了驚人的六尺五寸,刀柄長達一尺五寸,收納於刀鞘內的刀刃起碼也在五尺以上。
這10口長刀俱是鐵質刀裝,橢圓形折沿刀鐔樸實無華,卻隱隱透出陣陣殺氣。
挎刀的軍漢們神情肅穆,警惕的注視著四周,一副隨時就要出刀的架勢。
雖然已經知道張亦隆在標營選拔時發現了10名薊鎮長刀手,可這才幾天就有如此氣象了?
而且這10口長刀是哪兒來的?
胡新明疑惑的看向張亦隆。
張亦隆嘿嘿一笑,“今天早上達陽兄弟派人送來了27口長刀和一百多根龍刀槍。”
“這麼快?”胡新明有些驚訝,達陽當初說的是這些長刀存放於大成臺吉鄂托克的倉庫裡,也就是說實際上是存在在歸化城中。雖說以21世紀的眼光來看,歸化城離蘇木沁板申可以說是近在咫尺,但現在是明末,一百里地可不算多近。
張亦隆伸手和劉東方要過他的雙手長刀,遞給胡新明:“達陽兄弟還是很夠意思的,他派了一支駝隊,不僅運來了長刀和龍刀槍,還有一百斤火藥。”
胡新明聽到火藥一百斤,眼睛不由的一亮,卻沒多說什麼,只是抽刀出鞘,輕輕揮舞,彷彿眼前閃過一道道電閃,這口長刀雖說在形制上是仿倭刀的,但細看之下,刀身平整無脊,刀體是獨具中國特色的嵌鋼結構,其上有著清晰的摺疊鍛造花紋,精美異常。
“真是好刀,就是太重了。”胡新明揮舞了二下就雙手長刀還給了劉東方。
張亦隆看到楊大乖帶著一眾親兵出現在遠處,隨口說道:“這刀當然重了,二斤八兩呢,不過,單就肉搏能力,這十人頂得過幾十個所謂武林高手了。”
“哈哈,想不到胡大人設計的新式化鐵爐這麼快就能試用了?”人還沒到,楊大乖尖厲的聲音就傳了過來。
穿越三人組互相對視一眼,不管聽了多久,還是覺得有些彆扭。
不過楊大乖已經在打招呼了,自然不能無視。
張亦隆回身抱拳道:“楊大人能在百忙中前來觀看,是我等的榮幸啊。”
楊大乖翻身下馬,快步走到張亦隆身邊,壓低聲音說道:“張大人,要是胡大人設計的化鐵爐能提高出鐵量,那可真是善莫大焉了。我之前還在頭疼怎麼完成達陽大人交給我的生產任務。”
金十六第一次見如此多的大人云集此地,頭上滲出了細密的汗珠,他趕緊讓徒弟們給各位大人搬椅子,上茶水。
楊大乖這次沒有喧賓奪主,既然化鐵爐是胡新明設計的,那麼就應該由小胡說了算。
胡新明也不客氣,點手把金十六叫過來,告訴他不用忙乎這些雜事了,試驗化鐵爐才是第一位的。
金十六這才收斂心神,連聲稱是,轉身去做化鐵前的準備工作了。
雖然胡大人設計的新式化鐵爐已經算是極其簡單了,可開爐前的準備工作還是要做的。
先把爐底放在爐架上,勺嘴還要避開風向。
爐底已經放好了焦炭和引火柴,只等點火。
然後在爐底上放好半乾的黃泥,再由徒弟們把爐體座上去,把風匣和皮管接到風口處,準備鼓風。
檢查爐體和爐底之間的密封。
然後開始點火,此時需要慢慢鼓風,所以金十六親自操作風匣,查鐵君則從爐口觀察焦炭的燃燒情況。
不一會兒,查鐵君喊了句:“師傅!炭紅了!”
“好!”金十六一躍而起,讓查鐵君接手風匣,自己手持鐵釺檢查爐底的炭層,然後親手用粘土和溼砂子封堵了勺口。
接著就是裝砂和焦炭了。
由於這是新式化鐵爐的首爐,金十六沒有假手徒弟,自己親自開始將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