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議事(上)(2 / 3)

申的情況會如何複雜和惡劣,所以也沒有什麼決定性的結論。我現在說的只是我個人的一些想法,對於板申內白蓮教徒,我認為中高層可殺,下層一般信眾慎殺,人才是草原上最大的生產力,殺人過多不僅會導致其他板申出現逃難潮,也不利於我們日後的合作。至於說蘇木沁板申的管理,自然還是達陽兄弟派人來更好,只不過我希望在我們組建新軍時能獲得更多的幫助。分割財物自然也是誰出力多誰拿多。”

達陽看向還在狼吞虎嚥的於碩,於碩點頭表示自己沒意見。

又看向已經放下面碗,拿起茶碗的胡新明。

小胡一笑道:“我還有個有些過分的要求,板申內想要跟著我們的百姓,到時請達陽兄弟劃歸我們,當然,戶不能白劃,如何補償達陽兄弟和大成鄂托克,我們可以再談。”

這次輪到達陽吃驚了,這可是決定一個板申上萬百姓的議事,就這麼完事了?

他再次看向張亦隆,“張大哥,如此議事是不是有些草率了?”

張亦隆輕嘆了口氣:“達陽兄弟,在我看來,現在討論蘇木沁板申沒什麼意義,達陽兄弟就算將整個蘇木沁板申劃給我們兄弟,新軍組建完成後,我們還是會先拿下財富和手工業更強的太平堡,到時候還得需要達陽兄弟派人來了理蘇木沁板申。何必這麼折騰呢?達陽兄弟繼續派人管理蘇木沁板申,我們兄弟三人專心組建新軍,等未來我們幫著蒙古右翼三萬戶立下些許功業後我們再談蘇木沁板申的未來。”

總算放下面碗的於碩補充一句:“在我看來,至少在達陽兄弟的治下,蘇木沁板申百姓的日子過得還是不錯的,唯一需要改進的就是應該更多的監督胡守常之類的人。”

達陽陷入了沉思,很明顯,穿越三人組的回答迴避了他提出的一個核心問題,類似蘇木沁這樣的板申,未來是繼續留在蒙古右翼土默特萬戶之內,還是到時候連人帶地一起劃歸三位安答麾下?

很明顯,張亦隆的回答是要把這個問題留待以後再說,這就有問題了,是等著以後新軍實力強大後和土默特萬戶談判,還是如張亦隆所說的那樣,用未來的戰功來換?不管選哪個方式,都有新軍以勢壓人的嫌疑。

張亦隆也看出了達陽的猶豫,說老實話,在今天之前,穿越三人組就多次討論過板申的問題。

所謂的板申就是逃到塞外的漢人百姓半自發的組建起來的聚居地,板申就是百姓二字演化出來的。

土默川上板申最發達的時代是俺答汗在位時,後來隨著互市的開通,板申的規模有所縮小,蒙古貴族也不好再公然接收口內逃民。儘管如此,據楊大乖所言,現在散落在歸化城周邊的板申中仍有漢人百姓五萬餘人以上,而且由於蒙古人根本就沒有進行任何形式的人口統計,到底漢族百姓有多少,可能根本沒人知道準確數字。

一般來說,各個板申的會有所側重,比如蘇木沁板申在俺答汗在位時就是重要的手工業板申,不僅可以打製各種兵器和日用品,甚至可以印刷少量書籍。也因如此,它是受到互市衝擊最大,衰敗的也最為迅速。

既然穿越三人組決心在草原上組建一支以漢人為主的新軍,那麼在背後就必然要有一個為其提供支援的政權,而這個政權一定是以漢人為主的。

所以一切都回到了源點,蒙古右翼三萬戶會允許在自己的中心位置出現一個漢人政權嗎?哪怕這個政權管轄的人口一共也不過五六萬人。

在板申問題上,實際上穿越三人組是有些爭議的,張亦隆希望等到新軍有實力後透過談判或是贖買的形式把各個板申的行政管理權拿過來。於碩則認為在初創時期,除了過度重商的太平堡以外,最好還能控制一二個板申,這樣才能有足夠的人力資源來組建新軍。

胡新明也支援於碩的意見,因為他在反覆檢視楊大乖提供的小冊子後發現,太平堡可以為新軍提供足夠的財力、糧食和工業製成品,卻很難提供足夠的人力資源。就算是要從太平堡招兵,其成本恐怕也會高的嚇人。

胡新明特別指出,在太平堡,一個過了試用期的商號夥計,平常一年的收入就能達到七八十兩銀子,要是生意好的商號,三年一分紅,一名夥計有可能能分到1000兩白銀。

有這樣的收入,誰會去參加年收入不過百兩白銀的新軍,更別提打仗還會死人,在商號中做生意多安穩。

於碩和胡新明都認為,新軍未來的兵源就只有從各個板申中徵召這一條路可走,如果大幅度提高月餉,會造成嚴重的財政問題。

太平堡就算是一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