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統一天下,是好處多還是壞處多了?
劉執嘉感受著身邊的一切變化,心情和兒子劉邦一樣複雜、迷茫,唯一的區別是,他知道秦朝是個短命王朝,所以他在努力發現秦朝滅亡的原因。
沒收民間兵器這事,劉執嘉還是贊同的,“這下百姓想鬧事反抗都難了,總不能只拿木棒吧?不過真收齊了,我這亭長當得也就省心多了,哈哈。”哪怕就是衝著兒子省心,自己還是真心支援,這天下一統,就不要再打打殺殺了,多好。
當然,天下太平了,讓劉執嘉雖然掛念遠在齊國求學的兒子劉交,但起碼不用擔心兒子的安全了。
當然,好事情還有不少,比如現在錢幣、文字和度量衡全國統一了,雖然要有個適應過程,但劉執嘉和附帶經商的二兒子劉仲少了許多煩惱,方便了許多,貨物規格、買賣、記賬等標準統一,再也不用麻煩的換算了。
劉邦現在當了亭長,不再像過去那樣遊俠了,但假如要到外地出公差,肯定同樣也太平方便許多了。
而有些事情就讓劉執嘉很不喜歡,想來百姓們心理都一樣。例如兒子劉邦告訴他的全國統一執行的《秦律》裡,如此苛刻可怕的刑罰,難道這樣能長久嗎?特別是還不許百姓乃至官吏們議論改進?管的住口,難道就管得住人心嗎?
當然,還有些事情,劉執嘉感覺好壞兼有。
例如法律嚴格了,犯法的人也多了;這讓兒子劉邦很是忙碌與煩惱;
隨之被罰做苦役的,什麼鬼薪(罰砍柴)、城旦(罰築城牆),女犯罰舂米等的人多了。
總之,天下統一,可百姓卻更加戰戰兢兢,不知何時何地就觸犯了法律。
而小心度日的百姓要服的徭役也大大增多了。
“太公,今年秋收恐怕不能給您老幫忙了。”短工審成和趙功來向自己辭行,讓劉執嘉很是措手不及。
“怎麼?”
“我們被徵發去修馳道呢。聽說,要修的三條主要馳道,什麼東方道、北上的臨晉道、南下的濱海道的交叉口,就離豐縣不遠,我們縣裡的百姓可有的忙啦,唉!”審成說著,重重嘆了一口氣,但不敢繼續抱怨了,是害怕那些管住嘴巴的法律律條吧?
“這些馳道要修多久啊?”劉執嘉心存僥倖。
“不知道。這馳道聽說寬得很,有五十步(ps:相當於今天的69米,比雙向共十個車道的高速公路還要寬,因為雙向四車道才26米寬)呢!隔三丈(約今7米)栽一棵樹,道兩旁要用金屬錐夯築厚實——
聽說是為了皇帝巡查天下方便,因為中間的主幹道只有皇帝出巡才使用。當然旁邊道路也方便交通了。”
啊?!這樣的道路,豐縣旁邊要修三條?
起碼就這一樣,百姓們就得忙壞了,那農耕肯定受影響了。劉執嘉心情一下鬱悶得不行了。
自己年紀也大了,而田地又增加了,再包括劉邦分到的官田,雖然趙功的新式耕種法減輕了負擔,可也不是自己能單獨忙得過來的,秋收怎麼辦?秋收過去了,明年的春耕又如何?
唉,秦始皇啊,你搞建設沒錯,可要如此著急、如此大規模勞傷民力嗎?
“天下還有如此死板、糊塗之人,唉!”
這天,劉邦回到家,幾次欲言又止,最後還是忍不住放下箸,嘆氣罵起人來。
“怎麼了,良人?”呂雉有些緊張地看著丈夫。自從曹氏事件暫告一段落,她和劉邦達成了微妙的平衡:彼此都不再提起,就當這個人和這件事不存在。而她也明確地知道,丈夫肯定還是會偷偷去看望自己兒子的,但只要不過分,自己也就當不知道了。
“附近一個亭,有兄弟二人因為分家不均打架了。牛隻有一頭,父母雙親要奉養,你說該怎麼辦?”劉邦看看妻子,然後又看看父親和後母。
“那就一人負責奉養父母各一人,然後牛輪流到兩家?”呂雉想了想,笑著說。
“可人家是夫妻,年紀又大了,應該不願意分開啊。”劉執嘉也想了想,試探地道,“那就兩家輪流奉養父母,牛也隨著輪流到兩家?“
“牛輪流養行嗎?農忙時沒輪到的一家豈不還是無牛可用?”劉邦笑了。
“要不乾脆不管了,雙親一人負責一個,牛也殺了一人一半,那個亭長總不會這樣處理吧?”劉執嘉一時沒想到好辦法,就開玩笑般反問道。
“嘿,您說對了,那個憑藉軍功當上的亭長,真的就要這樣判案呢。”劉邦鼻孔重重哼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