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在第三節的時候,阿根廷主動求變,他們試圖切割王昊,和其他華夏隊球員。
說白了,就是不讓王昊能從容不迫地組織進攻,不讓他輕鬆傳球。
甚至,在王昊接球的瞬間,阿根廷就立刻包夾,逼迫他把球傳出去。
事實上,在這種情況下,華夏隊的機會更多。
可問題是,沒有了王昊的串聯組織,華夏隊突然變得不會打球了。
在此之前,他們需要做的就是跑位,或者說相互的進行擋拆掩護。
有了機會,如果能夠接到傳球,那就出手。
就算是對手的補防到位,他要做的就是再次傳球,一切都很清晰。
可是現在,王昊不再持球,這就需要他們自己做決定。
投籃,傳球,還是突破?
結果,華夏隊的表現有些糟糕,要麼急於進攻,要麼傳球太慢。
而在阿根廷的高強度逼搶下,更是讓他們接連出現失誤。
沒錯,阿根廷再次抓住了華夏隊的弱點。
華夏隊很大的一個問題,那就是持球能力弱,處理球的防守太糟糕。
如果沒有王昊,在接下來的比賽很長一段時間中,華夏隊只有控球后衛能處理球。
其他人,想一想王仕鵬、李楠,還有杜峰這些人的控球,簡直慘不忍睹。
後來,孫悅為什麼能夠在國家隊立足?
要知道,他可是連打cbA的機會都沒有,到處流浪的一支球隊。
可孫悅,一度就是國家的主力首發。
除了他的防守之外,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他能持球,能夠族長進攻。
甚至在國際賽場上經常能夠看到,孫悅作為控球后衛運球過半場。
對於國家隊的缺點,作為主教練,王非自然是非常清楚的。
其實他也一直在尋求改變。
把球權交給王昊,讓其他人儘量少持球就算拿球了,也是很簡單的處理。
要麼直接出手,要麼有很清晰的傳球目標。
對手在輪轉換防之後,絕對是會存在明顯空位的,這種轉移球根本不需要思考。
可是現在,阿根廷似乎找到了辦法。
或許,他們並不是清楚一切,不過呢,他們也的確知曉,王昊是重中之重。
不只是要限制他的得分,甚至還有傳球組織。
第三節風雲突破,阿根廷甚至一副打出11:0的小高潮,反超了比分。
得虧了姚明和王治郅的雙塔發揮,沒有讓局勢徹底的糜爛。
而在第四節的時候,華夏隊老大難的問題又出現了,體能不足。
阿根廷牢牢掌握著比分,再也沒有給華夏隊翻盤的機會。
甚至,到了最後半節比賽的時候,王昊一看不對勁,索性不管那麼多。
喜歡包夾他?那就包夾唄!
不管是面對一個人,還是兩個人,王昊照打不誤,直接扣了傳球鍵。
還真別說,猝不及防之下,阿根廷都吃了個悶虧,被王昊連得7分。
小將路易斯斯科拉和馬努吉諾比利,一裡一外接連得分,穩住了局勢。
錯過了最後一波反擊的機會,華夏隊也失去了反敗為勝的希望。
輸球了,錯失了進入決賽的機會,不得不說,還是有些挺失落的。
只不過呢,有失落,卻還不至於痛苦。
王昊也很清楚,如今的華夏隊,能夠走到這一步,就已經很不錯。
當然,華夏隊的實力也還有很大的提高空間。
隨著姚明進入NbA,他的實力肯定會進一步提升,然後就是其他人。
不是說如今的華夏隊球員不行。
事實上,不管是胡衛東,還是鞏曉彬,甚至是劉玉棟。
在職業生涯巔峰的時候,那都是頂尖水平。
只可惜,他們的年紀已經不小,而且幾乎是人人帶傷。
沒辦法,早期的體育訓練不科學,傷病治療也不是那麼完善。
就像劉玉棟,別看他如今也跟隨國家隊出征,實際上他已經不怎麼出場比賽。
他們在最好的年華沒能遇上王昊和姚明。
試想一下,如果王昊和姚明加入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的那支球隊。
華夏隊還真敢和所有世界強隊碰一碰。
71:80
阿根廷成為